本报讯 (记者 龙思全 通讯员 吴尊泉 何宣杰) 近日,在天柱县联山街道幸福社区的爱心超市里,社区工作人员正忙着给搬迁群众统计积分并兑换相应的物品,好不热闹……
据了解,天柱县联山街道安置点共有搬迁户4000多户2万多人,全部由该县16个乡镇农村搬迁到社区。为了调动搬迁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社区通过投入资金开设爱心超市,社区居民参加志愿服务、学习培训、创业就业、社区建设等行动,赚取到相应的积分后,就可兑换成相应等值的物品。一时间,该社区居民以“赚积分”为荣,大家展现出了干事创业、积极向上的精气神。
天柱县联山街道幸福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吴建君告诉记者,后来随着社区治理的实际需要,他们也逐渐完善积分卡上的加分项和减分项,并将积极参与消防宣传、消防演练等与消防相关的内容也列入其中,不仅增强了社区居民消防安全主人翁的意识,也为社区综合治理提供一个有效保证。
近年来,我州积极探索易地搬迁社区治理新路径,全面推行积分+消防安全、积分+超市兑物、积分+奖励管理等“积分+N”管理模式,有效提升管理科学、运行规范、基层自治、社区建设等水平。
在安置区里,一个个不起眼的“积分超市”正在悄然改变搬迁群众的生活习惯和社区风貌。一张张积分卡加分、减分项的探索和尝试,不仅激发了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更在无形中推动社区逐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共富的新格局。
同样,在丹寨县的金泉社区,当地就依托易地搬迁社区超市平台,制定了群众参与村(居)集体事务、公益事业等活动和违反村规民约、公序良俗等行为的积分加减细则,对积分达到一定数量的家庭,即可到积分超市兑换生活用品等。
“每个月社区都会通过评选‘卫生示范户’‘好婆婆’‘好媳妇’‘文明家庭’等先进典型,获得先进个人或家庭的典型将获得相应的积分,他们可以到积分超市进行折价兑换所需商品,进一步激发了搬迁群众积极参与社区治理的活力。”丹寨县金泉街道金泉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余正艳说。
为了真正让基层治理“有分值”,让移风易俗“有价值”,让群众积分“有增值”,截至目前,我州59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全面推行“积分+N”管理模式,极大地调动广大搬迁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有效提升了搬迁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融入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