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4年04月09日

丹寨县:

“三转化”育乡土传承人才

本报讯 (通讯员 杨昌勇 王正梅 张有金) 近年来,丹寨县采取“三转化”方式深耕非遗沃土,不断激活非遗人才动能,实现非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挖掘非遗人才,让“传统守艺人”转化为“乡村名工匠”。制定推动新时代丹寨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等系列政策,充分挖掘、收集、整理、申报一批民族舞蹈、传统技艺等文化遗产,并寻找“守艺人”,让“传统守艺人”转化为“乡村名工匠”。目前,全县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199项,认定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84人,获批全国第一批乡村工匠名师2人。

培育非遗人才,让“非遗技艺”转化为“非遗产业”。通过搭建平台载体,支持非遗人才创新创业,让“非遗技艺”变成“非遗产业”。全县搭建非遗创新创业平台25个,引进和培育非遗企业21家,招才引才834人,综合收入近8000万元。利用卡拉银匠村作坊群,集聚周边从事银饰、蜡染、鸟笼、苗绣、服装等5家非遗相关企业入驻经营,搭建银饰山居民墅等创新创业一站式服务平台,提供创业场地,免费或低成本为本地民族手工业创业者使用。

激活非遗人才,让“非遗流量”转化为“非遗经济”。强化非遗人才“头雁”作用,采取“非遗+展演、非遗+旅游、非遗+科技”模式,激活非遗人才动能,让“非遗流量”变成“非遗经济”。以举办“第三届中国非遗周”为契机,央视频道《非遗里的中国》贵州番外篇让云上丹寨变成网红丹寨,全网总曝光量达11.3亿人次以上。“非遗流量”让蜡染、银饰锻制、皮纸制作等技艺转化为“非遗经济”,年产值近3000万元。同时,精心设计非遗旅游线路3条,2023年游客达4000万人次以上,综合收入达7300万元。

--> 2024-04-09 “三转化”育乡土传承人才 1 1 黔东南日报 c248567.html 1 丹寨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