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雷子德) 凯里的香炉山,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适宜茶树生长。据志书记载,山上所产的云雾茶,早在六百年前的明代就被选为贡茶。
笔者从凯里市农业农村部门了解到,为保护香炉山古茶树,2023年4月,工作人员就开始对古茶树进行追肥护理、清除野草灌木等。
在现存的百余丛古茶树中,有一丛特别显眼,它的根,紧紧扎在一块岩石脚下,从根底长出十余根枝条,遒劲有力的枝条,总体向上伸展,大的枝条粗得像人的手臂。
据目测,整丛古茶树,高约两米,枝叶如伞状一样遮阴地面,覆盖面积约十多平方米。
清明节刚过,远观这丛古茶树,郁郁葱葱,近看就能感受到一股勃勃生气,嫩芽在阳光下更显熠熠生辉。
“这丛古茶树,大概也有五六百年了,我小的时候,跟爷爷到山上去玩,那时候看到的,和现在的差不多大。”年近九十岁的周泽鸿老人说。
他是万潮镇香炉山村人,据他回忆,小时候放牛,没事就到山顶玩,常看到有人来采茶,后来才知道,都是凯里或周边地区的一些人,慕着香炉山云雾茶的名气,不辞辛劳,爬山采茶。
关于香炉山云雾茶,1989年出版的《凯里市地名志》记载:“山的顶层,呈椭圆状,既宽而平……地面杂花生树,野蔓交错。驰名远近的‘香炉山云雾茶’即产于此,为历代贡品。
香炉山云雾茶历史悠久,为挖掘和传承历史名茶,推动茶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4月3日凯里市在香炉山上举办了云雾茶开采活动,受到了广泛关注。
据凯里市农业农村部门有关人员介绍,目前正在采取措施对这片古茶树林进行保护,并积极申报项目,深入做好古茶树资源调查、日常管护、品种繁育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