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钟勇) 谷雨时节,岑巩县凯本镇百亩猕猴桃进入授粉期。连日来,村民们抢抓农时,有序开展猕猴桃授粉、管护等工作,田间地头一派忙碌景象。
“授粉最好采集当天早晨刚开放的雄花,用雄花的雄蕊轻轻在雌花柱头上涂抹,每朵雄花可授七八朵雌花……”该镇猕猴桃种植大户朱顺权说,猕猴桃开花授粉对温度要求较高,温度低于15度,雄花花粉活力下降,自然授粉效果无法保证。全面了解其生长习性,根据农时节令,及时组织村民帮助做好授粉、管护工作,才能有效保证结出更多更好的果子。
凯本镇地处贵州、湖南两省交界处,背靠小顶山州级自然保护区,境内海拔适宜、水源丰富、土地肥沃,立足资源禀赋,该镇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党支部为引领,通过“基地+种植大户+农户”的模式,积极盘活农村山地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精品水果、生态冷水鱼养殖、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产业,带领群众走出了一条美生态、富口袋的新路子。
“去年除去成本,赚了10多万元,今年猕猴桃花开得好,有望丰收,预计亩产值可达7000多元。”看着遍山的猕猴桃,朱顺权高兴地说,为了更好供应市场,形成规模化生产,目前已辐射带动周边村寨种植猕猴桃120余亩。
产业发展促增收,就近务工稳就业。四季村村民章国琼年纪大了,只能在家带孙子,自家的土地统一流转给大户种植猕猴桃后,每天送孙崽上学后,就来产业基地打零工,每年的土地流转费和务工费,能挣一万多元,她感慨地说:“一块地赚两份钱,很划算。”
目前,该镇共种植中药材9700余亩,有李子、猕猴桃等精品水果3500余亩,养殖鲟鱼等冷水鱼30余万尾,产值可达2000万以上,产业年带动农户务工5万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