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陈光昌 杨桂金
4月22日,在天柱县邦洞街道赖洞村百合种植基地,村民们忙着除草、施肥。近年来,邦洞街道通过大力发展中药材、蔬菜等产业,采取“抱团发展、产业连片”模式,带领村民稳定增收。
乡村要振兴,农民增收是关键。产业和就业是增收的两个重要抓手。
持续抓好产业兴农,邦洞街道11个村(社区)精准务实补短板,延伸产业链,完善抱团发展、产业连片机制,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立足坝区、林区农业资源禀赋优势,邦洞紧跟市场,因地制宜,做好“土特产”文章,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全街道公路沿线“五线”,三团、织云、赖洞等“五坝”核心产区产业集群抱团发展;羊肚菌、畜禽、蔬菜、中药材、水果、油茶等优势特色产业鼓起农民腰包。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调优农业结构,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邦洞至米溪公路沿线水果及中药材区、邦洞至永安羊肚菌区、邦洞至高野辣椒烤烟区,特色农业产业持续发展壮大。
利用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带动,一批农业产业强镇、“一村一品”示范村,在邦洞沃野拔节生长——
邦洞街道赖洞村,葡萄园、冬梨园变景点,吸引游客来体验采摘;
邦洞街道织云、鱼塘村,150亩韭黄、100亩黄精,解决就业上百人,年人均就业增收4000多元;
邦洞街道三团村、高野村落户企业114家,让农民家门口有了“铁饭碗”;
邦洞街道灯塔村依托三十里水景长廊蝶变为旅游景区,红色旅游、休闲旅游红红火火。
同时,邦洞街道扭住资金支持产业发展的“牛鼻子”,去年整合涉农资金830多万元,实施帮扶产业项目,带动2700多名脱贫户增收。
村集体经济是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引擎”。邦洞建立农业农村多元投入机制,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壮大。去年,全街道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71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10万元。
“就业不用去远方。”在织云村韭黄种植基地务工的坪地镇青溪村群众龙景能夫妻说,“包吃包住,每月有工资,孩子读大学的费用不用愁。”
去年以来,邦洞街道突出稳岗就业,以产业带动就业,就业带动农民增收,全街道务工人口达到1.9万人,农民收入持续走高。
(备注:1亩=0.0667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