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4年04月24日

我州注重发挥“银龄人才” 智慧助推经济发展

本报讯 (通讯员 丁红波 龙静) 近年来,我州聚焦重点产业、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点企业人才智力需求,大力实施“银龄计划”,引进留用一批退休的老专家、老教授、老科技工作者等“银龄人才”,为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拿出实招“引才”。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理念,出台《关于推动新时代黔东南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黔东南州柔性引进人才办法(试行)》等政策,从“银龄人才”引进方式、支持政策、服务保障等方面明确具体措施。强化内外联动,拓宽“银龄人才”引进渠道,通过“事业感召”引贤才、“以事择人”求英才、“人岗相适”纳专才等方式,吸纳州外退休专家;支持用人单位从本单位退休人员中留用续聘退休专家人才,鼓励退休专家发挥“领头羊”作用,继续做好“传帮带”,“以老带新”培养人才。2023年以来,从省外成功引进教育、医疗领域“银龄人才”18名,州内留用“银龄人才”95名。目前,全州在岗服务“银龄人才”122人。

搭建平台“用才”。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以用为本”,充分信任、大胆使用退休专家人才,聘任他们为学校校长、医院院长,推动工作创新突破。比如,台江县从浙江引进退休知名中学校长陈立群,并聘任其为台江县民族中学校长5年,推动该校教学质量实现质的飞跃,台江县高考一本、二本上线率分别从2016年的3.7%、20.4%提高到了2022年的30.4%、81.7%。充分授予银龄专家人才学术自主权,支持开展重大科研项目研究及科研成果转化、传授核心课程或关键技术;依托黔东南州人才“三名工程”,为引进退休专家设立“名师(医)工作室”,有效发挥退休专家的传帮带作用;天柱县引进州中医医院原副院长龙运光长期到该县中医医院坐诊,建立名医工作室。

优化服务“留才”。建立州县领导联系专家联络服务“银龄人才”机制,由州县两级领导定期联系引聘的“银龄计划”专家;用人主管部门安排专人担任“银龄人才”的“联络员”“服务员”,帮助协调和解决引聘的退休专家的实际问题。建立“银龄人才”管理服务台账,将“银龄人才”纳入所在县(市)人才统筹管理,人才配备、项目争取、帮扶资源调配向“银龄人才”所在单位倾斜,构建“银龄计划+组团式帮扶”发展模式。邀请“银龄人才”参加重要会议和参与重要政治活动,选树一批爱岗敬业、服务社会、实现价值的“银龄人才”先进典型,引导全社会营造尊重人才、关爱人才的浓厚氛围。2023年来,州县组织领导走访服务银龄专家300余人次,解决困难问题12个;2023年启动首届“黔东南突出贡献人才奖评选”活动,退休专家人才陈立群被评为“黔东南突出贡献人才奖”入选者,并获得奖励。

--> 2024-04-24 1 1 黔东南日报 c250557.html 1 我州注重发挥“银龄人才” 智慧助推经济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