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田清 杨峰 余天英
4月22日,记者来到岑巩县客楼镇下寨村采访,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垠的绿——绿色的田畴,绿色的山峦,绿色的村庄……洁净的乡村旅游路犹如一条柔美的飘带顺着山势延伸,将万株红豆杉林、360亩荷塘、300亩茶园等景点串联在一起,步移景换,美不胜收。
“满川红豆自开时,不知绿水与青山。”在下寨村红豆杉景区,耸立着一棵2000多岁“高龄”的“红豆杉王”,树高30多米,直径1.86米,需5个成年人牵手方能合抱,繁茂的树冠覆盖约500平方米地面,是亚洲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野生红豆杉。
这棵“红豆杉王”,被当地村民尊为“风水神树”,每年都要择日祭拜,祈求人畜平安、五谷丰登。
“站在这棵古杉树下,微风一吹,会散发出阵阵水雾,如同细雨落下,沁人心脾。千百年来,我们一直保护着它,它也护佑着我们。”下寨村村民杨秀祥说。
客楼镇自然资源丰富,土壤肥沃,生长着多种珍稀植物,全镇森林覆盖率在70.44%,良好的生态使得该镇的负氧离子浓度高达每立方厘米2万个,是天然的“氧吧”。
或许得益于这独特的气候特征和优良的生态环境,红豆杉在下寨村“肆意”生长。据统计,境内发现有野生千年古红豆杉3株,大小红豆杉总数在万株以上,其中有两个庞大的红豆杉聚生群落,数量均在60株以上。因此,下寨村被誉为“藏身在大山深处的红豆杉王国”。
红豆杉又称紫杉,是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集观赏和药用于一身,从植株中提取的紫杉醇是世界公认的抗癌药,因而红豆杉也有“生物黄金”之称。
“我们已经把保护红豆杉写进村规民约,村民不得私自砍伐,违者不仅罚款,砍伐一棵还要补种十棵。”下寨村村委会副主任吴光辉说。
“如今,到红豆杉景区考察和旅游观光的人越来越多,人们都慕名来瞻仰红豆杉王 ,和它合影留念。”正在千年红豆杉王树下打扫卫生的村民刘安年介绍说。
近年来,下寨村以红豆杉景区为主导,大力发展生态康养旅游业,辐射发展高山云雾茶、观荷采莲等特色产业,成功创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是一个集“休闲、观光、康养、体验”为一体的生态休闲旅游康养度假区。
荷花是下寨村的一个旅游卖点。每年夏天,360亩荷花竞相绽放,青翠的荷叶,红白相映的荷花,碧绿的湖水,令人心旷神怡,吸引大批摄影发烧友或画家前来拍照写生。
荷花基地负责人杨洪佩介绍,采摘的莲子经晾晒、加工后,有人上门收购,也有订单销售,一年下来出售莲子的收入有60万元。
荷园农家乐老板成霖告诉记者,每年荷花盛开的时节,他一天要杀十几只鸡鸭接待七八桌客人,年收入20余万元。
在客楼镇下寨村的仙境坡茶园,连片的茶山云雾缭绕,一垄垄茶树吐露新绿,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茶香,茶农们在茶垄间来回穿梭,一双双巧手上下翻飞,一芽芽茶青落入茶篓。
“这300亩茶园,一年可以采摘三季,加工5万多公斤茶叶,纯收入50多万元。”茶园负责人成军介绍,茶山海拔高,昼夜温差大,为茶叶生长提供了理想的环境。
成军已成立岑巩县青岭茶叶有限公司,并成功注册了高山客楼云雾茶品牌,产品远销湖南、广州、上海等地。
如今,茶园成了村民的“绿色提款机”。每到采收时节,下寨村及邻村的村民都来务工采茶。
“现在采摘的是春茶,茶青直接卖给老板,90元1公斤,每天能采1公斤以上。”60多岁的陈启花高兴地说,采茶是手上活,既锻炼了身体也挣到了零花钱,对她来说,能在家门口轻松挣钱,是一件很高兴的事。
茶山不仅是绿色银行,还成为一个新兴的旅游景点。从春季天气回暖开始,茶园里就会迎来一批批客人,他们手持各种“长枪短炮”摄影装备,徜徉在茶园,拍摄美景,合影留念。
“现在村里大力发展旅游,每年都会举办桃花节、荷花节等活动,名气打了出去,来玩的人越来越多了。”成军说,他计划在村里建一个农家乐,将茶产业与旅游结合起来发展。
一花引来百花开,铺就农旅融合致富路。
下寨村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大力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创新“农业+旅游+文化”发展模式,推动实现集体资产增值,带动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先后荣获“贵州省卫生村”“全省文明村”“国家森林乡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十余个荣誉称号。
如今的下寨村,一幅村美、人和、风正、业兴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