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育兵
随着“五一”假期的临近,旅游市场迎来了新一轮的消费热潮。截至4月24日,“五一”假期文旅预订单量(含景区、住宿、交通等)周环比增长超190%。然而,在旅游市场供需两旺的背后,部分热门城市经济型酒店价格暴涨的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一现象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对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造成了破坏。因此,市场调节在旅游市场中虽有其必要性,但也应有明确的边界。
市场调节机制在旅游市场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它允许酒店根据市场供需状况灵活调整价格。然而,这种调节机制并不意味着酒店可以无限制地涨价。价格的形成应当遵循价值规律,同时受到法律法规的约束。
在“五一”旅游旺季,部分酒店利用市场供需失衡的机会,大幅提高价格,甚至出现了价格翻倍的情况。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价格法规,也违背了市场调节的初衷。市场调节的目的在于通过价格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而酒店价格暴涨则可能导致资源错配,损害消费者利益,破坏市场稳定。
规范酒店价格行为,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力度,以确保价格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一是加强对酒店价格的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并处理价格违法行为;二是出台价格干预措施,限制酒店价格的涨幅,防止价格过高对消费者造成负担;三是加强执法力度,对价格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维护市场秩序。
此外,酒店作为市场主体,也应自觉遵守价格法规,合理制定价格。
消费者在面对酒店价格暴涨时,应保持理性,不被高价所迷惑。在选择酒店时,除了关注价格因素外,还应综合考虑服务品质、客户评价等多方面因素。
市场调节在旅游市场中具有基础性作用,但也应有明确的边界。政府、酒店和消费者三方应共同努力,确保酒店价格的合理性和公平性,维护市场秩序和保护消费者权益。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和消费者的满意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