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李雪 张勇华 林昌博) 近日,笔者跟随雷山县农业农村局相关专家前往雷山县方祥乡毛坪村,实地察看了新近发现的古茶树。
这株古茶树位于海拔1045米的雷公山半山腰处,茶树一老桩有三分枝,高近5米,树径健壮、枝叶茂盛,植株相互依偎,向上伸展,树叶为长椭圆形,叶脉清晰、叶缘有锯齿。该古茶树估计树龄近千年。
“这里是毛坪村一户吴姓村民的土地,前段时间,雷山县方祥乡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和我们在巡山巡户的时候,机缘巧合地碰到了这棵珍贵的古茶树。”毛坪村党支部书记陈兴芝说。
今年3月底,方祥乡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和方祥乡毛坪村“两委”在巡林时发现这株罕见的古茶树。据雷山县相关专业人员介绍,这棵古茶树是目前雷山县发现的最大的一株。
雷山县农业农村局茶叶产业服务中心农艺师毛启文表示,通过测量得知最大一棵古茶树的胸径是达到65厘米,最小的也达到38.9厘米,古茶树的胸径比较大,树龄应该也很长。
“该茶树属小叶种、半乔木型树种。在我国,这么大的半乔木型茶树是比较少的,这棵古茶树是目前雷山县发现的最大的一株。具体的品种界定,尚待省有关专家和中茶所专家来鉴定。”毛启文说。
雷山自古以来就有种茶、饮茶的习惯。根据《雷山县志》记载:雷山地区苗族的迁入时间,按民间世系推算,最早的已有一千八百年。《苗族史诗·溯河西迁》说:喜鹊飞到七重高峰上,望见西山茶树青,西方山山茶叶。以上史料记载说明,雷公山区远古时代就有野生茶树的存在。
“目前我们知道的方祥古茶树有三处,这里是其中一处,还有猴子岩有一处,格头有一处,从发现的所有古茶树来看这棵是最大的。”方祥乡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林昌博说,“接下来我们将加强宣传,不能随意砍伐。另外,在方祥乡区域,发起一个调查古茶树研究的计划,以便更好掌握古茶树的分布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