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凯里市第四小学 潘美莲
教育学生是一项十分细致的工作,必须掌握分寸,否则,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还会给学生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花的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会很灿烂地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等待。相信孩子,静待花开。
一、问题及行为表现
2021年,年幼的小轩踏进了小学的大门,我们有缘成了师生关系。在这个被视为知识启蒙的摇篮里,我发现小轩学前基础教育薄弱,小轩不能顺利地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和预习任务,并且对老师说的话充耳不闻,在与同学的交流中,他似乎对基本的社交礼仪一无所知。笔者频繁接到其他学生的反映:他的不良行为包括撒谎欺骗、侮辱同学、频繁动手、满口脏话、自私自利、幸灾乐祸,输了争执就会哭泣等等。至此,笔者对小轩大概有了一个心理判断,这孩子多是家里的小皇帝,被过度溺爱成了任性小霸王。
家访后才了解小轩会存在如此多问题,是因为这个孩子在学前教育阶段,跟着爷爷奶奶在乡下“放羊式”成长,什么学前教育都没有经历过。进入小学之后,因为家庭情况特殊,要么跟着爷爷奶奶,要么跟着外公外婆。但是隔代教育,是中国教育一大弊端,许多孩子在这种环境下会变得无法无天。了解情况后,笔者与小轩的爸爸进行了教育交流。现在一年级,孩子还处于观察阶段,陋习都还可以改正。他爸爸表示接下来由他来管孩子,但笔者发现他的表现取决于他的父亲是否在家约束和管教。
二、针对性地干预,奖惩并举纠正
进入三年级后,小轩的情况变得非常严重了。在班上他经常与同学打架和发生争吵,还在班级内部挑起争端,甚至将冲突扩大到其他年级,并且撒谎的德行变本加厉,还到小卖部去偷东西。作为班主任,笔者无法对这样的变化坐视不管。在取得家长的同意后,笔者开始对小轩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地干预。
在课堂内,笔者把焦点转向小轩课堂上的表现,规范他的学习纪律和学习习惯。通过奖惩并举的策略,鼓励成绩优异的同学充当他的学习导师,激发他的学习热忱,确保他跟上同龄人的学习步伐。低学段的孩子对于老师的重点照顾特别敏感。很快他从一开始的生词听写十个对半个的水平,提升到了十个能对五、六个的水平。
三、用爱开启,用心沟通
在课外时光,笔者深入地与小轩进行心灵对话,试图了解他的内心世界,探究他行为背后的原因,以及他是否意识到这些行为的对错,如何避免再犯。与小轩深入了解后,笔者发现这个孩子的本性并不坏,出于家庭的原因,没有建立起正确的道德观和是非观。
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促进其构成良好行为习惯。在引导小轩时,笔者没有强求他立即改掉所有陋习,而是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对于低学段的孩子来说,老师的表扬比批评更能产生正向的心理影响。当小轩准时完成作业,与人交谈保持礼貌,不再随意动手,笔者给予的赞美,这是他持续改进的动力。但过多地表扬可能会滋生自满,小轩的自满表现在行为习惯上的反弹。对于这种反弹,笔者会给予比平时更严格的矫正。
四、家校合作,建立稳定行为习惯
家庭与学校的紧密合作。如果只在学校里表现良好,而在周末和假期中无人引导,小轩将难以建立稳定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因此,笔者与他的家长密切沟通,希望他们能与学校同步,让孩子在家里也能养成良好的习惯,这种持续不断地培养和教育,最终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现在的小轩,已经告别了撒谎成性、粗话连篇的日子,打架事件很少发生,基本的礼貌举止已内化于心。在学习上,他能主动完成课后作业,学习热情显著提高,虽然自律方面还有待提高,但他的进步不容忽视。看着他一点点变好,笔者为自己是一名教师而感到幸福。
五、反思
每一个学生发展的起点不同,发展的速度和程度也有差异,但是每一位学生都不想做“差生”。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走下神圣的讲台,走到孩子中去,和他们成为好朋友。用心去和他们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困难,帮助他们一起解决种种困难,在家庭与学校的共同努力下,“差生”必定能成长为一个诚实守信、文明有礼、自主学习的优秀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