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凯轩) 15条磨边线一字排开,一片片光伏玻璃原片被送进磨边机,经过磨边、打孔、镀膜、钢化等多项工艺,一块光伏玻璃原片完成它的“追光”蜕变之旅。
在“五一”假期,为了保证光伏玻璃的正常生产,工人们都在加班加点,全力以赴,确保订单供应不会出现短缺情况。
“现在每天都是满产,主要销往安徽、江苏、陕西等地的光伏企业。我们的光伏玻璃原片质量好,经过深加工后它的价值提高了50%。”贵州黔玻永太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静介绍。
2023年12月23日,贵州黔玻永太新材料有限公司日熔1250吨光伏玻璃生产线点火以来,炉碧经开区精准对接企业,通过媒体在多平台发布企业用工信息,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题,贵州黔玻永太新材料有限公司光伏玻璃深加工生产线得到快速投产。
贵州黔玻永太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刚曾在国内多家上市玻璃公司工作,深耕光伏玻璃行业18年,受到公司董事长王华邀约回到贵州工作。据他介绍:“我们的玻璃生产线在全国来说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光伏玻璃深加工生产线采取的是3条磨边、镀膜生产线供应一条钢化生产线工艺,自3月15日以来,190余名工人陆续到位,4条深加工线快速投产,日均处理光伏玻璃原片1.6至1.8万片,第5条线已具备投产条件,目前还需招聘工人30名左右,预计5月初投产,届时我们的光伏玻璃深加工生产线将全部消纳生产的光伏原片。”
下一步,炉碧经开区将不断擦亮“贵人服务”金字招牌,以营商环境大改善促进园区经济大发展,深入实施营商环境大改善三年行动,进一步强化企业生产要素保障,当好企业“无事不扰、有需必应”的“店小二”,全面推动园区企业达产增效。
图为15条光伏玻璃磨边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