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杨东) 取苗、打坑、放苗、施肥、浇水……连日来,在岑巩县思旸镇岑峰村野牛塘基地,随处可见农户忙碌的身影,大家有条不紊地配合,力争尽早完成350亩‘跨村联建’辣椒的移栽。
“我们村地块分散,传统种植作物为水稻和油菜,产业单一,长远发展存在短板,去年岑峰村辣椒试种成功后,今年我们进行了异地置业‘联建’岑峰村野牛塘辣椒种植基地,参与发展辣椒60亩,带动我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多渠道增加村级集体经济、群众的收入。”思旸镇铜古田村党支部书记周道勇兴奋地说。
岑峰村野牛塘基地海拔900多米,气候条件、地理条件、土壤非常适宜辣椒种植。
“去年,在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试种100亩辣椒,通过订单保底收购这种种植模式,我们尝到了辣椒带来的‘甜’味。今年,大家信心满满,同时还邀请铜古田、板桥村‘联建’辣椒基地,做大做强辣椒产业。”岑峰村副主任龙家松说。
“我们提供良种、订单收购,合作社提供技术指导、组织采收分拣。通过合作社组织、基地种植、企业收购、农户参与的‘订单式’产业链条,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施秉县龙洞坡公司负责人吴朝银说。
据悉,岑峰村野牛塘基地种植辣椒350亩,预计产量35万公斤,保底采购价0.75元每公斤,预计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增长105万元。
近年来,思旸镇针对集体经济模式单一、效益不高、抗风险能力较差的问题,突出党建引领,通过组织联建、产业联营等方式,按照统一育苗、统一管理、统一指导、统一销售“四统一”模式,建立起以岑峰村为中心带动的“强村带弱村”乡村产业联盟,逐步实现错位、抱团、连片、协同发展,推动村与村互促共赢。
“下一步,我镇将继续探索村级联盟、村企共建等先行先试的乡村振兴路径,以强村带弱村的抱团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发挥各村资源优势,推动我镇农业产业化集聚发展,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思旸镇主要负责人说。
(备注:1亩=0.0667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