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赵光平) 近年来,黎平县大力实施“能人回引”和“双培”工程,注重将务工经商人员、农村技能人才、返乡创业带头人等引导到村任职、发展产业,精准培育了一批懂农村经济发展、懂现代经济管理的乡村产业发展领军人才,有效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和农户“双增收”。
该县围绕产业发展、项目管理和乡村振兴领军人才培养等需求,先后出台了《关于以“1+4”为抓手推动全县农村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黎平县能人回引服务管理激励办法(试行)》等政策性文件,明确能人回引对象及条件、培育措施和服务管理保障激励机制,并建立“回引人才”挂钩联系、“导师帮带”、“双培”工程(把党员、村干部培养成农村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党员、村干部)等人才培育措施,有效筑牢乡村振兴的人才基石。
建立外引内寻的工作机制,明确县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外引主要由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等部门牵头对外发布“招贤令”,内寻主要由各乡镇(街道)组织各村(社区)寻找能人、举荐能人、评选能人,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智力、资源、知识、技术等内容,分门别类建立党政、企业、金融、管理、技术、服务等8类人才信息库,动态更新管理能人信息库达1.1万余人,为针对性回引能人奠定基础。第十一届村“两委”换届以来,该县先后吸纳376名致富能人进入村“两委”班子,61名能人被层层推荐为省、州、县“两代表一委员”或治村顾问,能人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用显著增强。
把“双培”工程列入县乡两级干部教育培训和高素质农民、致富带头人培训计划,建立“一对一”“一对多”结对联系服务机制,定期了解能人生活工作情况、个人发展意愿、服务需求清单,每年选派至少50名村党组织书记、50名驻村第一书记和50名致富能人带东部发达地区开展专题培训,通过集中轮训、现场观摩等“立体式”教学,帮助拓宽视野、转变思维、增长才干。近2年来,累计将284名党员、村干部培养成农村致富带头人,将109名优秀农村致富能人培养成党员、村干部,能人带动效能充分释放,先后涌现出返乡创业青年“牛司令”吴国邦、“村姑阿香”张国丹、致富能人郭太文等一批乡村振兴领军人才,有效带动村集体和群众实现“双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