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杨湘 肖明忠) 冬播“一粒子”,春收万金油。目前,天柱县各地的油菜陆续进入成熟期,迎来丰收季。各地种植户忙碌在田间地头,抓紧收割油菜,呈现一片繁忙景象。5月6日,笔者走进渡马镇马田坝油菜田,只见颗颗饱满的油菜籽挂满枝头,伴着机器的轰鸣声,收割机来回穿梭在田间,将一株株油菜快速卷入机械,经过脱粒、清选后收入“囊中”,打碎的秸秆就地还田。与传统手工收割油菜相比,机械化收割的方式速度快、成本低,并且可以直接脱粒,将秸秆粉碎还田,有效解决了后续秸秆处理难题。“去年,政府为了鼓励秋冬种,在政府的协调帮助下,我流转了50余亩土地。因为种植面积较大,所以都是请的机器收割,大概1天就能收完,预计今年每亩油菜有100公斤的油菜籽。”种植户于钟平说。另一边,不少农户也正抢抓晴好天气,对油菜进行收割,田间地头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2023年,我们通过广泛宣传,示范带动全镇老百姓种植油菜7800余亩。当前大家正抢抓晴好天气收割油菜,确保油菜颗粒归仓。油菜收割完成之后,我们又将组织老百姓做好今年的水稻种植准备,真正做到‘一田两用’‘一地双收’,确保农业增效、农户增收。”渡马镇副镇长彭杰介绍。“‘稻油轮作’,一地两用,真是太划算了!”渡马镇新民村村民杨仪林乐滋滋地表示,以前种完水稻,土地就闲置了,现在却能再种一季油菜,收入也跟着翻了一番。据悉,“稻油轮作”种植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还改善了土壤结构,促进了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水稻秸秆还田后,为油菜提供了丰富的有机肥料,使得油菜生长更加茂盛,产量也更高。此外,油菜的根系可以疏松土壤,改善土壤透气性,为下一季水稻的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近年来,天柱县积极探索“稻油轮作”种植模式,通过政府引导、送技术到田到户等一系列举措,在去年秋冬种工作中,将油菜作为主要种植农作物,充分利用全县统一免费油菜种补贴、油茶实际种植补贴政策和乡镇整治撂荒土地补贴政策,将辖区内农田变“油田”。2024年,天柱县共种植油菜近10万亩,预计总产值70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