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杨伟) 近日,笔者走进天柱县坪地镇阳寨村罗汉果种植基地,只见果苗冒出了头,攀爬在竹竿上,长势喜人。果园里一派充满生机、春意盎然的景象。
在果园里,何开荣一家大清早就开始忙碌起来,准备配备水肥、进行分装、浇灌施肥等工序,认真做好日常管护,期待十月份果子丰收,能够增加收入。
2021年,在外务工的何开荣在朋友的推荐下,以及通过家乡群里村干的宣传,得知当地政府对产业发展扶持力度大,于是辞职返乡开始试种罗汉果1亩,发现当地气候、土壤相当适合种植,经过两年的打磨沉淀,现在种植规模已经扩大到50余亩,2023年产值已达30万元。
何开荣告诉笔者,目前正处于果苗追肥的关键时期,可以促进果苗快速生长,在用工高峰期时会请上附近二三十名村民来基地务工。平时固定请有4人长期务工,做好果苗管护和基地管理,提高产量,同时与广西吉福思公司和莱茵公司建立合作关系,订单收购果实,解决产销对接问题。
“我们大部分都50多岁了,无法外出务工,经常来何老板这里干活,一年下来有万把元收入。在农忙时候还可以先干自己的农活,再来这里帮忙,两头都能兼顾,时间上比较灵活。”阳寨村村民龙春莲乐呵呵地说。
近年来,坪地镇紧盯村级集体经济增量和群众增收两个目标,通过吸引人才返乡创业、鼓励致富带头人示范创办等方式,因地制宜做好“土特产”文章,形成茶叶、吊瓜、“稻+鱼”、仙草、烤烟、羊肚菌、茯苓、罗汉果、油茶、辣椒等绿色产业同频共振发展的路子,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双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