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杨波) 近年来,锦屏县积极探索实施双向奔赴、双向培养、双向发力的人才培养“三双”机制,通过在引才、育才、用才等方面精准发力,全面提升人才工作质效,着力打造乡土人才集聚地。
双向奔赴“引才”,增强吸引力。采取对内挖掘、对外引才的方式,开启双向“人才引进”模式,通过党组织推荐、群众举荐、逐户摸排等手段,广泛挖掘本土能工巧匠、返乡创业大学生、农场主等乡土人才,分类建立优秀人才信息库,动态掌握人才数量分布情况。发挥异地商会优势,打好引才“乡情牌”,不定期组织召开人才座谈会和交流研讨会,为乡村营造良好的引才环境。目前,全县挖掘各类乡土人才4883名,收录796名在外优秀人才,吸引322名返乡工作或投资创业,签约项目20个。
双向培养“育才”,提升开拓力。实施把乡土人才培养成村干部,把村干部培养成乡土人才的“双向培养”工程。按照乡土人才所需与服务产业相适的原则,科学举办培训班,采取“理论+实操”的方式,邀请高校专家进行授课,推行动态跟踪、师徒结对培养机制,全面提升乡土人才返乡创新创业能力。目前,共计培养251名村干部成为乡土人才,61名乡土人才成为村级储备村干部。
双向发力“用才”,激发驱动力。积极搭建“产业+企业+人才”用人平台,拓宽以才兴企、产才融合的发展路径,实现“产”与“才”无缝对接、双向发力。摸清本土企业人才需求,根据乡土人才实际和擅长领域,为双方牵线搭桥,做到人岗相适、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同时,鼓励支持乡土人才带头发展小手工、小种植、小养殖、小电商、小民宿等项目,带动乡村产业发展,激发内生动力。目前,共有628名乡土人才到本土企业工作,鼓励支持乡土人才成立196家专业合作社、488家家庭农场,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506.7万元,带动99800人实现家门口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