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杨虹燕) 近年来,黄平县广大文艺工作者自觉担负起深耕黄平文化传播使命任务,深入实施“四大文化工程”,在新的文化使命中积极展现黄平担当,以黄平区域文化的繁荣发展促进贵州文化繁荣发展。
潜心力作,推进文艺创作“百花齐放”。结合民族特色和民生重点,全县文艺工作者掀起创作热潮,创编了舞蹈《幸福中国年》《花开盛世》、苗族舞蹈《苗岭银花》、小品《团圆饭》《遇见》;锣鼓快板《打好移风易俗持久战》《构建平安新黄平》《“扫黄打非”在行动》;女子群口快板《黄平禁毒快板》,发布本土原创歌曲《红军长征过黄平》《打双草鞋送红军》等文艺精品。精彩的文化盛宴轮番上演,为黄平县文化事业赋能添彩,全面提升思想引领力、舆论影响力、文化竞争力,以高质量文化供给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富含特色,理论宣传二人讲“声”入人心。组建96支“理论宣传二人讲”宣讲队伍,开展了134场宣讲活动,覆盖5400余人次。“理论+名师+文艺”的组合宣讲方式,理论加实际互相配合,以小切口宣讲大道理,以小故事印证大发展。
文化活起来,非遗魅力持续彰显。黄平县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国家级4项、省级19项、州级21项、县级19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2人、省级10人、州级14人、县级625人,非遗传习场所省级1个、州级19个。顺利完成第四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工作,11名非遗传承人提档升级成为第四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黄平县苗歌传承协会成为第一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群,评定县级非遗传承人114名。
推进“文旅+”,多产业融合发展。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黄平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用好自然珍宝、文化瑰宝两个宝贝,围绕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持续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据了解,黄平县先后举办了2024年望坝村亻革 家踩亲节、2024年台头大寨“姑妈回娘家”团拜会、2024年黄平县龙灯游艺活动及龙灯大赛等民俗节庆文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