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4年05月16日

上塘镇:

油菜迎丰收 田间地头收割忙

图为上塘镇紫营村油菜花田迎丰收

本报讯 (通讯员 黄锡花)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眼下正值夏季油菜收获的农忙季节,金灿灿的油菜花摇身一变,成了颗粒饱满的菜籽。连日来,在黄平县上塘镇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村民忙碌的身影。他们采用传统的手工方法收割、打油菜籽,呈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丰收画卷。

走进田间地头,只见村民们分工合作,挥舞镰刀“咔嚓咔嚓”,一根根油菜秆变成了一堆一堆的菜籽垛;颗颗饱满的油菜籽,成片成片的晾晒在田间地头,成就了一番不一样的风景,粒粒油亮发黑饱满的籽带给村民们一份最简单朴实的满足。油菜花的嫩茎及叶可以食用,结出的籽除了可以榨油,还可以当饲料,将油菜秆子耕入土中,又可增加土壤的养分,收割完后的土地又可以种植别的作物,一举两得让上塘镇的村民获得双收益。

“趁这晴好天气,赶快摊开晾晒,今年的油菜籽颗粒饱满,出油多,又是一年好收成呀。”说起油菜种植,村民们那是打心眼里高兴。据了解,为了充分开发和利用土地,上塘镇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引导村民发展油菜花种植。

“今年我家种了5亩油菜,预计这几天就能收割完。现在油菜成熟快、销路好,而且价格稳定,一亩可以赚500元左右。”上塘镇紫营村村民唐福顺在油菜田里不断忙碌,他忙着将收割好的油菜籽装运晒干。

近年来,上塘镇积极引导农民利用冬闲田种植油菜,收割后,将油菜地灌水复耕种植水稻,增加收入。同时,通过政府引导、资源整合、群众参与的形式,全面整治闲置土地、撂荒土地,推进稻油轮作模式试点。不断加大科技种植油菜力度,采取“农业+旅游”生态种植模式,选育优质、高产、抗病、耐湿、抗倒伏的油菜新品种,有效提高了经济效益。为提高油料产能,上塘镇压实油菜扩种任务,多渠道积极宣传各种奖补政策,充分调动农户积极性。在扩种油菜的同时,组织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地指导生产全流程技术,为拎稳“油瓶子”作出有力保障。

该镇相关负责人介绍,现在一亩油菜可收获油菜籽200公斤,按照30%的出油率计算,大概能榨出菜籽油60公斤,一亩地能净收入500多元,让“冬闲田”变“增收田”,真正实现“藏粮于地、以地养地、地不空闲、全季营收”的多赢局面,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 (备注:1亩=0.0667公顷)

--> 2024-05-16 上塘镇: 1 1 黔东南日报 c253216.html 1 油菜迎丰收 田间地头收割忙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