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张树桥 刘春桃) “从左边开始插,每行株距20—25厘米,宽行间距保持在30—35厘米,窄行间距20—25厘米,插秧深度为2厘米……”在雷山县方祥乡毛坪村,县农业农村局农推站有关负责人在田间来回穿梭,指导农户科学有效移栽新引进的“宜香优2115”优质水稻钵体秧苗。
经指导后,农户们头戴斗笠,卷起裤脚,在田间来回穿梭,一手一株,娴熟地将嫩绿的秧苗插入田里。转眼间,大片水田便披上了“绿装”。
毛坪村夏季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温度适宜,土壤保水性和透气性高,拥有发展水稻种植产业优越条件。在瞄准发展势头后,该村2023年开始与雷山县阿芬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制种企业合作,采取“订单式种植、公司统一收购”模式,由公司全程进行技术指导和质量把控,让水稻产业种植风险最小化、收益最大化。
“雷山县阿芬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送来的钵体秧苗长势很好,出苗整齐、均匀,也壮实,我们村在基地订了约130多亩秧苗,育苗过程的一切事宜都不用我们操心,只要前期老百姓把田打好就行,等秧苗大了直接拿来栽,这样既省时又省力。今年我们村发展水稻种植1700多亩,涉及农户近240户,每亩收入有1200多元,预计总产值200余万元,村民户均增收近8500元。”毛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兴芝一边取苗一边说。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连着国家粮食安全,关系老百姓的饭碗。今年,方祥乡水稻种植面积达6800亩,涉及农户数有910余户。
近年来,方祥乡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在激活特色产业与龙头企业对接等方面持续发力,因地制宜,持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探索“订单式”农业,助力乡村振兴。通过“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采用“订单种植与市场收购”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引导农户发展订单水稻,让农户种得下、卖得出、有收益。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产业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