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剑河县“4·30”南脚村成功避险山体滑坡自然灾害是一起典型的村级发现变形迹象、镇县动态跟踪预判、提前果断处置的灾害风险隐患成功避险避灾案例,应急管理部对州应急管理局、剑河县应急管理局、柳川镇、南脚村和张忠全予以通报表扬。
山体滑坡一触即发,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是渺小的,摧毁是瞬间的事。但是情况危急之时,通过科学精准的预警,及时高效的处置,挽救更多生命也是一念之间的事。
贵州省是岩溶山区省份,是全国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其中我州剑河县在测隐患点就有311个,风险斜坡165个,隐患点146个。为扎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从2019年开始,剑河县启用了贵州省地质灾害防治指挥平台,利用该平台,当剑河县内雨量达到50毫米以上,平台就会发出预警信息。
“我们在隐患点安装了雨量计、裂缝仪等设备,这些设备数据实时传送到监测预警系统,系统智能分析后发现曲线波动超过正常范围,根据曲线范围分析,自动发出红、橙、黄、蓝色预警。当发出红色预警的时候,我们就要组织监测员到现场察看,及时报告,组织群众撤离避险。”剑河县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隆培向记者介绍道。
事件发生以后,记者来到南脚村看到,贵州煤矿地质工程咨询与地质环境监测中心一行人员正在南脚村地质灾害点进行摸排勘测。相关技术人员对山体潜在风险做了深入判断后,目前,南脚村滑坡山体周边农户全部撤离,善后安置工作剑河县正在有序推进中。
“现在政府已经安排我们去县城租房居住了。当时幸好及时转移,要不真不知道会发生啥。”村民刘成辉回想起“4·30”的紧急避险,仍后怕不已。
据了解,目前剑河县应急管理局和柳川镇正在协调保险公司对此次山体滑坡自然灾害受损房屋进行定损,协调民政局对受灾群众进行救济,并及时纳入低保和监测户动态管理,相关部门也对受灾户发放了物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