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姚宁 侯雪慧
5月20日上午,2024西部媒体联“益”会暨第九届520公益季颁奖盛典在西安举行,我州公益志愿者罗启灵获“十大公益大使”荣誉称号。
罗启灵,男,1966年11月生,1987年8月参加工作,苗族,中共党员。剑河县人民法院干部,2016年5月自愿请缨到大山深处的剑河县太拥镇乌吉村任第一书记,一干就七年。2007年因工受伤被鉴定为六级残疾。2023年退休后,仍坚持行进在助农、助学路上。
不忘初心担使命
2016年5月12日,根据自己报名及组织计划,年近五旬的罗启灵,到该县太拥镇乌吉村报到担任第一书记。
罗启灵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立健全村支两委领导班子。
在罗启灵和驻村工作队员的努力下,乌吉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随着乌吉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大学生转变传统思想,怀揣着新观念、新知识、新技术回到家乡,圆梦沃野。
在2017年、2018年的年度党建工作考核中,乌吉村村支两委班子获得当地党委、政府的表彰,村支书2020年被表彰为省级脱贫攻坚优秀工作者,被州县评为优秀常务工作者。乌吉村一举从“后进村”跃升为“先进村”,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下坚实基础。
真帮实扶促振兴
“谢谢罗书记,你在这春耕的紧要关头,给我家送来了100多袋近万斤的有机肥,解决了我家今年40亩优质水稻种植的有机肥料。”柳堡村民龚祥源拉着罗启灵手说的感谢话。
2018年至2019年,罗启灵通过对接社会资源及帮扶单位的支持,带领当地60余户村民开展不施化肥、农药及除草剂的生态水稻老品种种植100余亩,两年销售收入30余万元。
2021年以来,罗启灵积极争取到上海市华侨事业发展基金会的支持,在剑河县三个乡镇六个行政村大力发展水稻有机种植产业,通过基金会、公司加农户的种植模式,对接基金会提供化肥,公司免费为种植户提供种子。并通过线上线下,为种植户销售大米等农产品,给100余户农户带来百万余元收入。
2022年12月,罗启灵牵头组织本地农户企业参加在杭州举办的全国食味米大赛,为剑河摘得一个全国十大优质产区奖、一个大米优胜奖。
公益助学显担当
2011年12月,是罗启灵第一次踏上了公益之路。从那时起,每逢周末,罗启灵就会带领一帮志愿者深入乡村、学校开展公益助学活动。
2016年3月12日,罗启灵得知剑河县敏洞乡章沟村学生小玉因家境贫困而辍学,准备外出打工,便和一帮志愿者立即赶到小玉家,动员她返校读书,并为她对接联系到助学资源。如今,小玉已经大学毕业并参加工作。
在罗启灵多方努力下,为乌吉村对接到40万元社会资金配套省里的教育专项资金,修建了乌吉小学三层教学楼、食堂及操场。他还对接各种资源,资助当地的几十位学生考上大学。
2023年,罗启灵通过对接资源,为多所学校解决课桌近3000套和解决电教设备折合人民币20余万元,资助困难学生200余人。每学期初,他自己花大量的精力亲自对接近百名学生的助学款发放及反馈工作。
2014年4月,罗启灵带头组织创建的黔东南州青鸟公益联合会,2023年青鸟助学会资助学生1980人次,发放助学款370.16万元,发放物资价值34.96万元。公益联合会围绕助学、助残、环保、赈灾等开展志愿服务活动74次,全年共募集慈善款物350余万元,为黔东南州教育公益事业贡献了一份力量。
2018年7月,罗启灵被共青团贵州省委、贵州省文明办、贵州省民政厅、贵州省志愿者协会评为2016-2017年度贵州省优秀志愿者称号。2018年3月9日,被剑河县委、剑河县人民政府评为2017年度脱贫攻坚优秀第一书记。2019年7月罗启灵被县、州委表彰为脱贫攻坚优秀党务工作者。2023年9月,被剑河县委、县人民政府授予尊师重教先进工作者。
(备注:1亩=0.0667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