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罗朝杨
婚事新,白事简,减人情,除陋习……连日来,笔者走进锦屏县平略镇平敖村采访,一股清新的文明之风扑面而来。这是该村通过“院坝协商”助力乡村振兴治理有效带来的喜人变化。
“以前,村民家里有喜事,饭菜一定要丰盛,主人家花很高的费用撑面子,客人被繁重的礼金压得喘不过气来。”平敖村党支部副书记姜天辉介绍,该村的群众办酒席时普遍存在讲排场、比阔气等陋习。此外,简单办理红白事虽然在村规民约有所规定,但执行起来仍比较困难。
该村通过探索“议前调研+两委谋事、会议协商+寨老议事、成果转化+村干办事、跟踪问效+群众理事”的“院坝协商+四事管理”模式,由村“两委”和村民共同讨论、共同创作、共同践行,获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后,将基层协商成果转化为当地共同遵守的村规民约,树立文明新风,减轻群众负担。
新修订的《村规民约》倡导婚事新办、白事简办、余事不办,严格控制桌数,每桌六荤四素一汤,香烟标准不得超过20元,酒水饮料不超过30元,街坊随礼不超过100元等12项具体内容,由红白理事会进行监督执行。
新修订的《村规民约》让群众从乡村振兴治理有效的“配角”变成“主角”,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和“获得者”,为乡村振兴治理有效蹚出了一条新路子。
村内群众积极响应新修订的《村规民约》,通过党员、乡贤、寨老、致富带头人等关键群体,带头劝导和抵制超标准、超规模的各类宴席和人情往来,以身边事教育和感染身边人,引导群众除陋习、树新风、扬正气。当地厚葬薄养、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现象明显改善。
“自从新修订了《村规民约》,操办酒席风气好多了,群众经济负担减轻了,人情往来也不用反复来往了。”平敖村村民姜志怀说。
在“院坝协商+四事管理”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活水的浇灌下,清水江畔浓浓的“文明新风”正在平敖大地涌动、激荡,让古老的苗寨焕发出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