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杨志 郑桂维) 眼下,油菜进入成熟收割时期,三穗县长吉镇的1万余亩油菜纷纷开展机械化收割,得益于机械化的抢收作业,最大限度实现颗粒归仓。
近日,笔者走进长吉镇赤瓦村的油菜田,颗颗饱满的油菜籽挂满枝头,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将一株株油菜快速地卷入机械,经过脱粒、清选后收入囊中,打碎的秸秆就地还田。
今年,长吉镇积极引导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社会化服务,同时鼓励各村农户进行机械化收割,高质高效收获油菜。
“今年赤瓦村种植油菜1000余亩,近几年都是采取机械收割,大大节约了劳动成本,同时提高了收割效率。接下来,我们全村油菜收割完后,马上进行机械化翻耕土地,种植水稻。”长吉镇赤瓦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郑永鑫介绍道。赤瓦村通过实行“稻油轮作”的种植模式,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田利用率,促进增产增收。
2021年,长吉镇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大力推广机械化收割农作物,引进新型稻谷、油菜、玉米收割机,可一次性完成油菜切割、脱粒、清选、输送和秸秆粉碎还田等工序,大大提高了收割效率。据悉,三穗惠民农机专业合作社现有收割机6台,拖拉机4台,无人机1台,插秧机4台,育苗机4台,为长吉镇以及周边乡镇提供高效率的社会化服务,助力农户增产增收。
“今年,长吉镇油菜的播种面积达到1万亩。该镇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培育农机专业合作社,推动稻油轮作全程机械化和农机社会化服务,推动了全镇农业现代化进程。”县农业发展中心主任吴灵远说道。
下一步,三穗县将持续以产业发展为抓手,用好用活现有土地资源,合理布局,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产业增效、农户增收,实现耕地轮作与保障粮油供给的良性互动,实现“一地多用、一地多季、一年多收”的目标,不断激发产业新活力,助力乡村振兴。
(备注1亩=0.0667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