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聂蕾 刘汉钦) 每年农历五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七日,是施秉县清水江沿岸苗族群众传统的“独木龙舟节”,届时,清水江沿岸的部分村寨将先后举行独木龙舟赛。在主要竞渡点的施秉县马号镇六合村,浓厚的独木龙舟文化氛围为当地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展现着六合村集体智慧的结晶和团结奋斗的风采。
这段时间,六合村村民正在为今年的“独木龙舟节”打造新龙舟。从选材、测量到制作,每个流程都精准细致。独木龙舟的建造自古讲究,以前船身仅利用一棵完整的大树便可凿成,“独木龙舟”的名字也因此而来。如今因生态保护和技术改进,工匠们选用多块木料拼接而成,但龙舟品质与竞速并未下降。
“以前那种老龙舟抬上抬下需要40个人左右,现在这种新龙舟20个人就可以抬了,由于轻巧,比赛速度更快一点。”六合村邰家寨村民邰胜昌开心地说。
清水江沿岸的群众对独木龙舟有着与生俱来的热爱,很多外出的村民在龙舟节到来之前会选择返乡参加龙舟赛事。今年25岁的张水桥伍就从上海赶了回来,与乡亲们一起建造新龙舟。
“我从15岁就开始划龙舟,每年龙舟节都会回来,一想到过龙舟节就开心。”张水桥伍说。
苗族独木龙舟节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也是清水江流域苗族同胞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独木龙舟节期间,龙舟竞渡的时间和地点遵照苗族神话故事中苗人分食恶龙肉的时间地点来确定。根据传说,六合村获得了“龙尾”部分,是每年龙舟节的最后一个竞渡点。届时,清水江沿岸村寨的龙舟几乎都会相聚在这里进行比赛。
为了迎接龙舟节,六合村今年又新造了4条龙舟。六合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潘春仁说:“村民们觉得那个老龙舟太旧了,造新龙舟也给现在的年轻人带来更多动力。现在生活好了,大家也有能力造新船,也很乐意出钱筹备活动。”
每年举办龙舟节比赛那几天,六合村内都热闹不已,村里在外的人都会回来,整个六合村因“龙舟精神”越发团结。当地文体旅融合在一年年的实践中找到了方向,吸引着更多的游客前来了解和体验独木龙舟文化。
“每年龙舟节来看龙舟的人大概3万人左右,龙舟赛给我们村里带来了很大的发展活力。”潘春仁说,“村民们也希望把这项活动越办越好,欢迎各地游客到六合村来看龙舟、品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