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吴庭培 张轩威 姜继锋 申黎) 5月18日上午,黎平县尚重镇洋洞侗寨举行“千牛同耕”传统耕作活动,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齐聚一堂,共同感受中国千百年来的传统农耕文明,共赏农耕版“清明上河图”。在“千牛同耕”现场,当地群众按照传统耕作习俗,家家户户开田犁耙,山沟里、梯田上、田坝中,壮观的牛耕场景,如一幅古老的农耕版“清明上河图”展现在世人面前,“千牛同耕”活动,向游客们展现了千百年来的传统农耕文明,现场嘉宾们无不为之惊叹。
“千牛同耕”这一农耕习俗,在洋洞村保留传承了上千年,农耕文化保存完好,村寨里家家户户饲养耕牛,至今仍坚守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文化,被誉为“最后牛耕部落”,是中华农耕生态文明的一个缩影。以牛粪腐熟作为肥料,以食物链除虫,原生环境加上生态种植的方式让各种古老稻谷品种在这里得以生生不息,让传统农耕文化得以传承,让生态环境得以恢复,让农民生活得以增收。
牛耕部落创始人杨正熙说:“通过这样的活动传承农耕文化,还有老品种的保存,目前老品种保存了300多种,其中水稻有80多种,通过这样的传承,让大家看得到我们的生态价值。”
随着“桥头堡”政策的出台,近年来洋洞村依托“千牛同耕”的习俗,精准对接大湾区消费升级和游客市场需求,不断丰富旅游业态,提升服务功能,把“牛耕部落”建设成为面向大湾区的山地民族文化旅游和生态康养目的地。
“我在这里大概住了有4年的时间,相当于是一种旅居吧,之所以选择这里,是因为这里的自然和原生态,因为在很多地方我们找不到这样的旅居环境,我们也是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探索才发现找到这里来,这里的生活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一种民俗的东西。”广东旅居人士徐耀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