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赵飞) 近日,锦屏县固本乡瑶里村的五香草迎来收获季。
在瑶里村五香草种植基地,村民们分工明确,有的挥动锄头采挖五香草,有的忙着打包装袋,一幅喜人的丰收景象。
五香草又名茴香、菖蒲、山奈等,为一年生芳香性草本,其自带五香味,香气浓郁,常用来做辛香调料,具有去腥、增香的效果。
去年以来,瑶里村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同步带动村民致富增收,引进五香草种植产业,采取“党支部牵头、村集体种养殖合作社示范推广、村民自主参与”的运营管理模式,强化技术指导服务和田间管理,促进五香草产量与质量提升,全村共种植五香草60亩,其中合作社示范种植30亩。此外,瑶里村还种植有淫羊藿、吴茱萸、白及等经济作物,实现农林资源优势互补,以多元化产业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五香草亩产2000公斤-2500公斤,全村今年预计产量将达到10万公斤,销售额可达70万元。如果管护得当的话,产量还能够进一步提升。为进一步提升五香草种植的示范带动作用,提振村民发展信心,今年我们将在现有种植规模上再增加30亩,给村民打上一针‘强心剂’。”瑶里村党支部书记赵学孝介绍。
五香草种植对技术要求不高,种植后只需按要求定期施肥打药并做好除草工作,一年后便可以上市销售,种植周期短,种植起来比较容易。
如今,五香草种植产业的发展不仅让瑶里村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增收,也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探索出了一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路子。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瑶里村驻村第一书记赵飞表示,下一步,将探索发展五香草加工产业,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形成集五香草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体系,增加产业附加值,让五香草变成推动民富村强的“致富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