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龙润裕) “廉不言贫,勤不言苦;水清润民心,风正好扬帆……”走进黄平县旧州镇寨碧村,一幅幅廉政墙画、标语、村规民约和农耕劳作墙画,与乡村建设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成为当地一道独特的靓丽风景。
今年以来,黄平县纪委监委聚焦乡村治理廉洁化,以“清廉村居”建设为抓手,通过组织开展纪律教育、强化监督管理、打造廉洁文化阵地等方式,一体化推进基层治理与廉洁文化同向同行,教育、引导党员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廉洁文化熏陶,为乡村治理注入“廉动力”。
“班子廉洁、干部清正是乡村治理的重要一环,我们依托黄平县革命历史陈列馆和黄平县廉政警示教育基地,推出‘红廉学习套餐‘,让新任职村级‘一把手’身临其境接受教育。”据该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为履新干部上好任前“第一课”,县纪委监委将村级“一把手”任前廉政谈话“搬”到红廉教育现场,通过现场聆听红廉故事、重温入党誓词等方式,让村级“一把手”在回顾地域红色历史的同时,汲取精神力量、廉洁因子,铸牢遵规守纪、拒腐防变的思想自觉。
在推进清廉村居建设中,县纪委监委突出党建引领,将清廉建设理念融入党建工作中,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为载体,常态化组织开展纪律党课、警示教育参观活动等,不断加强党性教育,持续增强党员干部政治意识和廉洁意识。
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党纪学习教育,县纪委监委整合“组地”纪检监察力量,组成党纪学习教育授课服务队,根据不同的受教对象特点,围绕六大纪律,采取“纪律+案例”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基层一线为村“两委”干部和党员开展党纪法规教育,切实筑牢“不想腐”的思想堤坝。
紧盯“小微权力规范”运行,该县纪委监委还推出了集防控、监测、预警为一体的“廉洁风险点示意图”,清晰标明每一项村级“小微权力”的办事流程,标注出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点和防控措施,全面推动完善村务监督体系。
此外,县纪委监委以廉入景,巧妙地将村情村史、村规民约、家风家训、清廉故事中的廉洁因子融入到活动室、庭院围墙、文化长廊等乡村建设中,打造廉洁文化阵地,让党员干部和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受到廉洁文化熏陶,让乡村从“外在美”升华到“内在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