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4年05月29日

天柱:

发展林下经济 走出绿色发展新路径

本报讯 (通讯员 吴尊泉 杨庆松) 天柱县依托林地资源丰富的优势,在构建林下经济特色产业体系中,成功探索出林下种植、养殖的全新模式,达成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提升,为当地群众蹚出了一条充满希望的绿色发展新路径。

时下是移栽中药材的好时节,在天柱县远口镇黄田村的油茶种植示范基地内,50余名群众正热火朝天地在新植油茶基地里套种姜黄。他们分工协作,挖垄、施肥、下种、掩埋等,套种模式不仅提升了土地的利用价值,还切实有效地解决了当地群众的就业问题。

该基地负责人王青介绍:“截至目前,我们已经成功建成油茶基地大约3000亩,其中林下套种的中药材黄精达1200多亩,姜黄也有120亩左右。在用工高峰期,每天能达到70人左右,而平常每天也有50人左右前来务工,他们的月工资一般能稳定在2500 元左右。”

该基地于2021年开始实施,采用套种中药材以短养长模式来发展,如今基地的黄精长势喜人,姜黄也已顺利完成种植,预计中药材的产值有望达到800万元。

在天柱县凤城街道南康村的林场里,杉木林下的黄精郁郁葱葱、生机盎然,一米多高的黄精枝叶上挂着的小水珠,在阳光照射下,闪耀着点点光芒,格外引人喜爱。“这一片的黄精已经种植了3年,其地下的根块大概能有1.5公斤左右,拿到市场上去可以卖到20多元钱每株。”县林业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张志超介绍,该中药材基地共种植有黄精1700余亩,产值预计突破1000万元大关。

油茶作为天柱县的主导产业之一,油茶林不仅是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载体,同时发挥着良好的生态效益和可观的经济效益。“截至目前,全县油茶林的总面积已达41.2万亩,预计今年茶籽的产量将突破1.5万吨,综合经济效益有望突破4 亿元。通过油茶产业的发展以及相关就业机会,能够带动2 万余人,人均增收 6000元左右。”县林业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袁昌选说。

截至目前,天柱县在油茶、杉木等林下拥有3402个经济实体,从事林下经济的农业人口达1.6万人,全县年出栏林下土鸡220万羽,林下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7万亩,蜜蜂养殖存栏2.1万箱,林下经济综合利用林地面积达65.2万亩,全县林下经济综合总产值高达10亿元,真正实现了“绿富”双赢的美好局面。

(备注:1亩=0.0667公顷)

--> 2024-05-29 天柱: 1 1 黔东南日报 c254880.html 1 发展林下经济 走出绿色发展新路径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