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4年06月03日

幼有善育 妇有所靠 老有颐养

—— 岑巩县大坪同心社区托起“一老一小一妇”稳稳的幸福

图为大坪同心社区大学生志愿者与孩子们一起跳绳 (通讯员 唐鹏 摄)

○ 通讯员 石娅

走进岑巩县大坪同心社区,郁郁葱葱的林木挺立在道路两旁,清脆象棋落子声,孩童的嬉笑声从宽阔的篮球场传出,“老少同欢眉上笑,幸福生活换新颜”的美好景象随处可见。

大坪同心社区是岑巩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社区共有安置房14栋2258套,已搬迁安置1948户8221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1372人、0-6岁儿童349人、妇女2953人。

由于社区居民来自全县各乡镇,曾经,广大群众难以融入社区生活,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自主性不强,社区和谐友爱氛围不浓。

近年来,该社区通过积极整合政府部门力量,链接各项资源,持续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现在的大坪同心社区已焕然一新。

关爱“夕阳” 让老有所依

“我没事的时候就在家里做做手工珠花,卖出去赚点零花钱,别看我现在岁数大,还参加了‘同心社区舞蹈队’,不仅经常在社区表演,还在县级山歌比赛团体中获得第一名呢。”大坪同心社区居民杨林先,今年已经61岁了,但依然身体硬朗,每天生活充实,精神焕发。

近年来,大坪同心社区充分发挥社区党员、社区社会组织、热心群众力量,组建志愿服务队,对社区高龄、失能、半失能的独居老人进行“点对点”关爱,为老人提供上门理发、卫生打扫、心理疏导、帮办代办等服务,摸清社区老年人慢性病底数,并定期开展血压、血糖测量等服务2000余人次,并有针对性地普及健康知识,提供健康咨询指导,开展健康知识小课堂。

“为了更好地服务老人群体,提升该群体对社区的融入感,我们通过社工引导,发掘社区‘五老’人员组建敬老爱老协会、共建发展协会。”大坪同心社区党总支部书记沈浪介绍说,目前,社区有老年健身协会社会组织3个、老年志愿服务队伍1支,发展老年志愿者200余人,已开展各类文体活动、手工制作、社区议事、守护社区环境、健康讲座等活动200场次。

守护“朝阳” 让小有所爱

“这里有很多绘本和课外书,我很喜欢坐在这里看书。” 每当社区的“儿童之家”开放,9岁的陈嘉荣都会来这看书学习。5年前,陈嘉荣随全家从龙田镇总院村搬到大坪同心社区,不仅读书近了,学习环境更好了,社区书屋也成为他知识的“加油站”,促进成绩不断提升。

大坪同心社区积极探索和创新少年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新模式,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为核心,围绕“暖童”“护童”行动,组建儿童保护发展协会,强化家校联动。整合工青妇书屋,建设“绿叶开明书屋”“青联希望小屋”,并依托“社会工作志愿服务站”“儿童之家”等阵地,发挥“社工+志愿服务”作用,培育孵化青年志愿服务队、大学生志愿者协会,组织社区儿童开展“读书日”活动、手工制作、绘画课堂、合唱排练、社区漫步等丰富多彩的活动200余场,并组织志愿者在寒暑假积极开展作业辅导、安心陪伴等活动,为孩子搭建学习平台,丰富其业余生活。

拥抱“暖阳” 让妇有所靠

大坪同心社区一直致力于解决妇女就业困难、精神生活匮乏、自身维权能力弱等问题,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积极为社区留守妇女创业就业搭建平台、提供服务,举办厨艺培训、家政服务、母婴护理、酒店服务、文创产品打造等实用技能培训5场,覆盖妇女400余人次,帮助就近就业100余人,拓宽了妇女就业创业、致富增收渠道。

“社区的讲座和夜校我从不缺席,这也使我获得了许多知识。”社区居民刘寿莲是一名老党员,曾在大有镇乡风文明评选中获得“助人为乐”称号,现在通过培训,加入了社区的工作队伍,既是一名优秀的信息员,也是社区治理的一个好帮手。

“我们就是广大妇女群众的‘娘家人’‘贴心人’。”刘守莲说。

大坪同心社区党支部于2021年被评为“州级标准化党支部”,2023年,大坪同心社区荣获“省级充分就业星级社区”称号,“同心社区居民公约”荣获“省级优秀居民公约”,向心力、凝聚力不断增强。

接下来,大坪同心社区将持续聚焦“一老一小一妇”等特殊群体的切实需求,充分发挥社区“两委”、党员、社区社会组织、社工、志愿者作用,全面提升社区服务精准化、精细化,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为“一老一小一妇”保驾护航,持续提升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2024-06-03 —— 岑巩县大坪同心社区托起“一老一小一妇”稳稳的幸福 1 1 黔东南日报 c255512.html 1 幼有善育 妇有所靠 老有颐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