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康莉 通讯员 姚敦根
“一碗酸汤盛悲凉沧桑,红白酸辣咽世间冷暖。”作为黔东南地方特色饮食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酸汤是黔东南苗族人民舌尖上的味道和亘古的乡愁。
州内无酸不欢,州外美名远播。“凯里酸汤火锅底料”被中国食品协会评为全国三大特色火锅底料。“凯里红酸汤”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16年凯里市获得中国烹饪协会授予“中国酸汤美食之都”荣誉称号。2020年“凯里酸汤鱼”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2021年“凯里酸汤”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集体商标。酸汤加工企业品牌和酸汤餐饮品牌荣获“中国驰名商标”“贵州省著名商标”等荣誉。2024年“凯里酸汤鱼”制作技艺入选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为贯彻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李强总理视察黔东南关于做大做强“一酸一甜”产业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州情精准谋划,我州综合施策部署酸汤产业补链强链工作,成立了酸汤产业链、供应链联动提升工作专班,召开了酸汤产业质量提升会,打造百亿级酸汤产业集群。安排了2000万元酸汤产业链供应链联动提升工作经费,宣传、发改、市场监管、工信、科技、商务等12个州直部门各司其责、分工协作、同向发力、综合施策,强力实施龙头聚集、市场开拓、科技强企、标准引领、品牌宣传“六大”酸汤产业补链强链质量提升工程。构建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抓质量工作格局。
2024年3月,我州成立质量品牌建设促进会,为质量强州、展示黔东南品牌提供了载体和窗口。有效整合黔东南地区企业资源,帮助企业抱团发展,精准提供品牌宣传、法律指导、质量提升等服务注入了催化剂,为建设一批质量过硬、优势明显酸汤产业奠定基础。
当前,我州围绕酸汤底料、酸汤粉、酸汤预制菜等产品在保鲜提味、物理杀菌、真空包装等各个环节,进行技术和工艺创新。积极争取国家、省对“凯里红酸汤”地理标志保护范围的扩大延伸,加快推进“凯里酸汤粉”国家地理证明商标注册和产品标准制定工作,积极推行“凯里酸汤”系列产品标准以及生产加工技术规范,加快“凯里酸汤粉”等酸汤系列产品标准体系建设和规范化管理,规范生产经营行为。(下转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