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河县磻溪镇小广小学 王志海
我们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典诗歌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古典诗歌如同绚丽群星,以其独具的魅力一向传承下来。而唐诗无疑是这浩瀚星空中一颗绚烂夺目闪射异彩的超级明星。
从我借阅《唐诗三百首》起,心中就有一种莫名的感觉:她与我有缘。以后的日子里,我便千方百计地接近她,试图了解她,时间不长,渐渐发觉,我已深深地爱上了她。也许是厌倦了枯燥无味的ABC,也许是为了逃避令人窒息的x+y,我一次又一次地约她出来,从她那泛着清香的扉页中,走向一个陌生而又新鲜的世界。不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不求“书中自有颜如玉”,不为功利,不为分数,不为文凭,不为学历,只为心中那份渴望,只为心中那片令人心旷神怡的“绿地”。她的知识是那样的广阔无垠,她的话语是那样的富有哲理、精辟;她像春天般的温暖,好像能融化世界上所有冰冻的心田,她像慈母温柔的双手,能抚平人世间所有的伤口……古诗像一串串珍珠,镶嵌在我的学习、工作中。当我因失败而痛苦迷惘时,我总是用这样的诗句来排遣心中的忧伤:“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当我面对学生不把心思、精力用在学习上时,我会用这些诗句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当学生对写作不感兴趣时,我又用诗句鼓励“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多读有益的课外书;“问渠那有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多留心生活周围发生的事,才有写作的素材。当我看到学生们吃营养午餐,总是倒掉一部分的饭菜,我用李绅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予以劝导。我是乡村教师,亦有“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的田园生活情趣。偶出门在外,便有“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乡愁。妻子外出打工,有“若是两相有意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慰藉,也有“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耐心而又焦急的等待;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劝酒之词;亦有“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对友人的劝慰。是啊!这就是她,不管是树荫之外喧嚣着浮躁的热浪,还是窗外肆虐着凛冽的寒风,只要和她在一起,她就会在热浪之中营造一片清凉,在严寒之中托出一份温暖。她就是《唐诗三百首》。由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的《中华诗词大会》,每一期我都看得津津有味,看到那些教授对诗词的出处、典故那么了如指掌、如数家珍,令人仰慕;对那些表现出色的选手,非常钦佩。轻扣古诗的大门,我的面前出现了一个美丽的世界,我徜徉在诗歌的百花园中,让生活充满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