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娅琳
在榕江,有着这样一位工作认真负责,始终坚持老科协“四服务一加强”的职责定位,组织会员发挥余热,为提高贫困地区公民科学素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而努力工作的人,他就是榕江县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会长陈诗忠。
2014年9月,陈诗忠受榕江县委县政府委托,筹备老科技工作者协会。接受任务后,他奔波于县直各部门,查阅各学科老科技人员个人档案,从1000多人中精选出50多人,将名单呈报组织部审查,推出班子成员。同年12月,该县老科协第一次会员大会顺利召开。
从此,榕江城乡活跃着一支为普及科技、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决战脱贫攻坚和助推乡村振兴的老科技工作者队伍。
2015年初,县二级班子调整,陈诗忠因年龄关系从科协主席岗位退下来,担任顾问分管老科协工作。退休后,任县老科协秘书长。
“他10年如一日,倾心尽力为老科协组织服务。”这是县科协同事们对陈诗忠的评价
协会成立10年来,陈诗忠克服困难,扎实工作,使每年各项工作按计划完成,有效地推动本县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助力榕江经济社会发展。
忠诚镇怎丢村是县老科协帮扶点。多年来,组织开展农技培训13期,受训2000余人次,扶持7户饲养小香鸡7000只,养猪22户260头,种植钩藤27户,桑蚕8户,草珊瑚400亩,油茶250亩,科普进校园7次,慰问考上大学学生21人次,送医送药3次,写送春联850余副。
组织会员为公益事业捐款捐物折价17.4万元。组织村民外出打工256人次。该村贫困户由175户464人下降到2019年底的14户61人,2020年底如期实现脱贫摘帽。
为增进老科协的凝聚力,建好“老科协之家”。他积极向省、州老科协、县政府、县科协等写报告争取项目及工作经费,为协会工作奠定经费来源,添置办公设备,改善工改善工作条件。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尽量让上级组织和全体会员满意,尽力使老科技工作者‘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陈诗忠说道
虽然身兼多职,工作繁杂,任务重,但他始终任劳任怨,一心扑在工作上,并力求做到工作有计划、有超前意识,认真做好会长、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和工作组长工作,统筹安排好协会全年各项工作。他工作尽职尽责,不谋私利,作风正派,牢记宗旨、无私奉献,把协会的事当成自家的事来做。
2016年,在榕江县乐里镇政府1号会议室,榕江县刺绣协会“七十二寨”分会正式成立,有来自往里、乐里、瑞里、保里、本里的39名绣娘参会,参会人员共54人。陈诗忠宣读了县科协同意成立分会批复文件,并对分会成立表示祝贺。
“七十二寨是个侗族集聚的地方,民族文化底蕴丰厚,有着丰富的侗族刺绣资源,其刺绣产品广受顾客的青睐,妇女剩余劳动力相对集中。”陈诗忠告诉记者
陈诗忠认为妇女刺绣协会为留守妇女创业打造平台,以公司加协会模式解决妇女就业问题,增加妇女经济收入,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了不可取代的贡献。
2021年8月,榕江县协会被省科协、省人社厅评为“贵州省第七届科普工作先进集体”。2023年9月,陈诗忠被县委政府评为“2023年度全县优秀科技工作者”,同年10月被省科协、省人社厅评为“贵州省第八届科普工作先进个人”。
陈诗忠表示,今后将继续自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把握老科协工作的时代要求和使命任务,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的新思路、新举措,切实把老科协深度融合到现代化强县战略大局中,使老科技工作者在拥有幸福晚年的基础上持续为榕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1亩=0.0667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