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4年06月17日

丹寨县:

“四好农村路”为乡村振兴添动能

本报讯 (记者 余天英 通讯员 邹燕)仲夏时节,走在丹寨县龙泉镇各村(居)宽阔平坦的农村公路上,道路两旁鲜花绿植相间,干净整洁,车流如梭,路旁的绿化和文明出行、交通安全知识等宣传标语相得益彰,形成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建成一条公路,发展一片产业,致富一方百姓。近年来,丹寨县紧紧围绕“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总目标,按照壮大“大交通”、服务“大民生”、推进“大发展”总体交通发展战略,将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以路惠民、以路兴业”,实施“交通+N”融合发展新模式,带热了旅游、带火了特产、带旺了人气。

记者采访中发现,在今年新增设公交线的丹寨县城至龙泉镇羊甲村的公路上,崭新的公交车环绕山间来回穿行,上下车的群众络绎不绝,扫码、就座,欣赏着公路沿线无限风光,到达所需站台。

把通村公路修好,就相当于把农村增收的路子铺到了家门口,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子“修”到了家门口。

“原来没有公交车,坐营运车都是五块钱才到,现在坐公交车,两块钱就可以了,还是国家惠农政策好啊。”羊甲村村民龙立金几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乡亲们的心声。

“四好农村路”建设持续推进,丹寨县广大群众不仅享受到出行便利,而且日益受惠于交通发展带动的产业振兴。

在龙泉镇马寨村的2000多亩茶园里,几十名工人腰挎竹篓,俯身于一垄垄茶树之间,忙于采收夏茶,处处勃勃生机,绿意盎然。

“时代好了,现在什么都方便,公路四通八达,都通到产业基地来了。我们天天在茶园干活,每个月有三四千块钱的收入,日子越来越好了。”马寨村村民杨通英一边采茶,一边和记者分享自己的喜悦。

马寨村利用公路便利条件,将茶叶、蓝莓、吊瓜等8050亩农特产业与特色民宿、田园采摘等乡村旅游元素串联起来,抱团式、延伸式、融通式发展,真正实现了以路带产业、强产业、兴产业的目标。

“路好了,我们的产业也发展越来越好。去年,我们村接待乡村旅游人数3 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50 万元,带动当地900余名村民实现就业增收。”马寨村党支部书记陈绍海说,该村将继续强化党建引领,统筹全村产业发展,融合农文体旅创新模式,不断推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农村公路“三分靠建”“七分靠养”。丹寨县全面推行市场化养护,积极开发农村公路养护员就业岗位299个,设立农村公路养护公益性岗位227个,每年落实养护资金600万元以上,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已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多层级、全领域联动监督协管的新格局,全力保障路网的安全畅通。

“我每天都准时来打扫自己负责的区域,把这段路打扫得干干净净,大家生活也舒服点,同时也让外来的游客感觉舒心。”马寨村护路员韦启义告诉记者。

“四好农村路”的建设与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十三五”以来,丹寨县新建农村公路310公里,实施县乡公路路面改善提升及养护工程66.054公里,新建及危桥改造12座,实施安防工程325公里,创建巩固“四好农村路”示范路线共计58.264公里,总投资约877万元。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65%。

“丹寨县的农村公路,由原来的通达,变成了现在的畅通、安全、舒适、美丽的乡村公路。同时将继续科学规划、依法实施、依法治路、完善体系、创建机制,养护和运营好农村公路。”丹寨县交通运输局交通建设发展中心副主任韦焕成说,全县进一步加大投入,不断建设好“四好农村路”,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如今,随着“四好农村路”建设持续深入推进,日益密织的农村公路网络使丹寨县群众的生活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条条“四好农村路”,已经成为有力推进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

--> 2024-06-17 丹寨县: 1 1 黔东南日报 c257149.html 1 “四好农村路”为乡村振兴添动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