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严春生 杨洁茹) 近日,位于剑河县南加镇九旁村的剑河县翔城养殖发展有限公司的全自动智能蛋鸡养殖场,以其集自动养殖上料、清粪、捡蛋及环控于一体的智能化系统,展现了智慧养殖的崭新面貌,为当地产业提质增效注入了新活力。
笔者走进养殖场,宽敞明亮的鸡舍映入眼帘。一排排整齐划一的鸡笼内,白羽鸡活蹦乱跳,鸡舍内干净整洁,空气中闻不到一丝异味。两名工人正忙碌地操作智能化设备,从饲料投喂到鸡蛋捡拾,一切井然有序。
据九旁村党总支部书记龙文江介绍,过去传统养殖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如鸡粪污染、效益低下等。而智能化养鸡系统的引入,不仅解决了这些问题,还提升了鸡的成活率和蛋品品质。现在,养殖场内的蛋鸡存栏量已达7100羽,日产鸡蛋近7000枚,主要销往凯里地区,每年能为村集体带来100多万元的收入。
除了蛋鸡养殖,在离九旁村不远的贵州捷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自动化养蚕基地里,养殖工人们正忙碌地操控着机械设备,将一片片蚕叶均匀地铺设在蚕床上。
基地负责人向笔者透露,传统养蚕方式人工成本高、蚕茧大小不一、质量参差不齐以及产量有限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养蚕业的发展。然而,随着机械化养蚕技术的引入,这些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这套设备的最大优势就是能够节约劳动成本,实现科学化的喂养。”贵州捷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陶绍芳表示。在机械化养蚕的助力下,如今只需要一名工人负责补料和清洁工作,其余繁琐的养殖任务均可交由机器完成,不仅降低了人工成本,还提高了养殖效率。
目前,贵州捷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已经成功探索出一条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发展之路。基地实现了小蚕共育、大蚕饲养、上簇结茧的机械自动化,每年可产蚕茧360公斤,产值4万余元。
剑河县南加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刘晓东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探索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发展的可行路径,推动数字技术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通过智慧养殖等数字化手段,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推动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