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4年06月17日

剑河:

传统手工粽子走俏市场

本报讯 (通讯员 张美 吴玲) 端午节期间,剑河县岑松镇屯州村邰胜珍一大早就背着竹篓去采摘粽叶,为制作传统手工粽做准备。

清洗粽叶、浸泡糯米、烧制草灰,过滤、搅拌,邰胜珍一气呵成。

准备好包粽子的食材后,只见她捋好粽叶,将粽叶卷成一个漏斗状,将糯米填充进粽叶里,封口、捆绑,不一会儿的工夫,一个个棱角分明的粽子就包好了。

“我包的粽子主要是碱水粽和灰粽,碱水粽比较受欢迎。我的碱放得很合大众口味,煮的时间也比较长,虽然比较费柴火,但是这样的粽子就很糯,口感很好。”邰胜珍说。

邰胜珍做传统手工粽子已经有二十多年。碱和糯米的配比、草灰和糯米的融合、火候的掌控,她都有自己的一套秘诀。因其独特的制作工艺,讲究的包制工序,她家的粽子声名远播,广受消费者青睐。

“姨妈,我要的粽子弄好了没,今年我想多拿点,送给朋友。”“姨妈,今年我们想和你买一千个粽子,给厂里的职工发福利,大家伙就好你家这口儿。”每逢端午节,附近很多顾客纷纷上门来跟邰胜珍买粽子。

除了顾客上门买、工厂直接订,邰胜珍还专门拿粽子去集市上卖,一个粽子两元钱,由于口感好价格实惠,很快就在市场上占了鳌头。

“去年端午节期间,我卖出了四五千个粽子,蛮好卖的,今天七点钟拿了八百多个粽子来卖,不到两个小时就卖完了,这个端午节卖六千多个粽子不成问题。”邰胜珍满怀信心地说。

端午时节的一个粽子,诉说着专属于中国人的特殊情感,来来往往的食客,寻得了记忆中的味道,芳香四溢的粽子,更是寄托了一份舌尖上的乡愁。

--> 2024-06-17 剑河: 1 1 黔东南日报 c257174.html 1 传统手工粽子走俏市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