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娅琳) 当前,正是“三夏”农忙时节,全州各级各相关部门抓紧抓牢夏收夏种夏管各项工作,奋力夺取夏季粮油丰收,夯实全年粮食丰收基础。
走进岑巩县周坪村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稻田里秧苗绿意盎然,村民们正在田间拔秧、抛秧……一派忙碌的农忙场景。
连日来,黎平县抢抓农时,有序进行水稻机械移栽作业,为农田披上了绿色的新装,种下丰收的希望。
“一亩地要插一万四到一万五千株,行距30厘米,株距15厘米。”正在讲述旱稻6号水稻栽种标准的人是广东海洋大学教授、高级农艺师袁亚稳,旱稻6号水稻是他经过多年研发出来的新品种。
2021年,在东西部协作的大背景下,他成为贵州省科技特派员并派驻黎平,让他有了在贵州高原上试种新品种的机会。据袁亚稳介绍,旱稻6号是“水旱两种、一种两收”品种,今年,在省、州、县科技特派员的精心指导下,通过对种子的再次改良筛选,其再生能力得以加强,产量也将会有所提高。
近年来,黎平县在粮食生产方面加强产学研合作,鼓励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共同参与,并以“科研+基地+农户+企业”等多种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指导企业及农民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州秋粮播种面积332.98万亩,完成计划种植面积的101.86%。其中,水稻栽插面积229.66万亩,完成计划种植面积的100.85%;玉米播种36.64万亩,完成计划种植面积116.67%;大豆播种20.47万亩,完成计划种植面积的107.73%;薯类播种37.91万亩,完成计划种植面积的96.92%。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项目种植7.08万亩,完成任务面积7万亩的101.17%。
全州夏粮已收获83.16万亩,油菜籽已收获面积95.46万亩,夏粮油收获基本结束。
我州强化部门协调联动,做好直达基层农技人员和农户的临灾预警,分灾种分作物制定应急预案、细化防灾减灾措施。做好夏粮油晾晒、烘干、储存;合理提高水稻种植密度,提高栽插质量,结合施用分蘖肥,做好田间除草。加强病虫害监测,重点防范水稻苗期“两迁”虫害和玉米穗期玉米螟、蚜虫等虫害,多措并举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