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为
彦洞乡瑶白村是锦屏县委县人民政府重点建设的廉洁文化教育基地。在乡党委乡人民政府领导下,瑶白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简称村“两委”,下同)抓住今年是瑶白摆古节大摆年机遇,发动群众集中力量发展廉洁文化。廉洁文化是比较新生的概念,廉洁文化建设基础比较薄弱。瑶白村“两委”怎样理解廉洁文化?瑶白村廉洁文化有哪些内容?笔者利用端午节假期深入瑶白村看个究竟,觉得瑶白村“两委”对廉洁文化有了清醒的认识,瑶白村廉洁文化内容丰富具体,廉洁文化表现形式生动形象。
1、清醒认识。村“两委”通过反复学习,知道廉洁就是不贪污,不损公肥私。不贪污就是不把公共财物占为己有。在不损公肥私情况下如何体现廉洁?瑶白村“两委”认为保护公共财物不受损失也是廉洁,因为保护公共财物不受损失也就没有损公肥私了。瑶白村“两委”认为百年古树群是全体村民共同享有的公共财物,保护百年古树群不受破坏也是廉洁表现。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结合瑶白村实际,瑶白村百年古树群物质财富和瑶白村保护古树的价值取向、图腾信仰、村规民约、风俗习惯和传说故事等精神财富就是廉洁文化。瑶白村廉洁文化教育基地开展廉洁文化教育,主要是利用瑶白村风物场景讲好瑶白村百年古树资源优势,讲好瑶白村群众保护古树、积极创办公益事业的生动故事。笔者认为瑶白村“两委”这样理解廉洁文化表面看似乎有点牵强附会,但比较结合瑶白村实际,有利于把瑶白村廉洁文化活灵活现地呈现在大众面前,让人们看得到听得见摸得着瑶白村廉洁文化。
2、价值取向。瑶白村“两委”通过盘点家底,一致认为瑶白村最重要最宝贵的优势资源就是百年古树群。瑶白村有两千多根百年古树,这些古树有枫木、梨树、榉木、银杏、红豆杉、杜鹃树等二三十名贵树种。这些古树是瑶白村一笔巨大宝藏,一根榉木、银杏、红豆杉就值百万元,几千根百年古树价值连城;这些古树每年“生产”不计其数泉水,释放出不可限量氧气。因为有了这些古树,瑶白村被誉为天然氧吧、自然水库。瑶白村坐落在隐龙山中段山梁上,距离隐龙山下的俊水河、涌洋溪三四里,爬坡上坎,山高水低,因此严重缺水。政府还没有支持瑶白村架通自来水时,瑶白村几百户人家仅靠五口井水维持生计。因为缺水,瑶白村经常发生特大火灾,每一次特大火灾,瑶白村群众生命财产都蒙受巨大损失。活生生的残酷事实深刻地教育瑶白村群众要惜水如金,瑶白村群众平常像珍惜自己血液那样珍惜井水。瑶白村群众知道有树才有水的道理,认识到古树就是井水,就是生命,保护古树就是保护井水,保护生命。这就是瑶白村群众对古树价值和保护古树意义的深刻认知。笔者认为瑶白村群众关于古树的价值追求很有启发意义,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要深刻认识公有制和公有财物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思想和集体观念,摒弃一切私心杂念,不损公肥私。
3、图腾信仰。瑶白村群众有史以来崇拜龙,崇拜古树。传说开天辟地时,海龙王拯救了人类始祖姜郎姜妹,并向姜郎姜妹赠送灵丹,姜郎姜妹吃了龙王灵丹后才有了人类,所以瑶白村群众一直认为自己身上有龙的血气,是龙的后代。瑶白先民最开始散居在瑶白村四周自然寨,后来发现所放的水牛都自然而然集中到瑶白村现住地,拉也拉不走,认为牛龙同种,牛识吉地,吉地有龙,于是就争先恐后地迁入瑶白居住。明朝万历年间,朝廷派人到瑶白村挖山斩龙后,瑶白先民几乎失去必胜信心和干事创业精气神,无论做什么都不顺利成功,百余年间瑶白村匪患猖獗,萧条破坏。到了民国初年,瑶白村群众经常梦见龙缠绕着古树爬来爬去,有的群众还看见寨边古树上有龙含着闪闪发光的宝石上下游动。瑶白村群众一传十,十传百,久而久之就相信龙已经苏醒,龙把灵魂托附在村寨古树上。从此在瑶白村群众心目中,龙就是古树,古树就是龙,把古树当作龙来敬拜。瑶白村至今命名有祖龙古树、黄龙古树、青龙古树、鱼龙古树等。龙和古树是瑶白村民崇拜的图腾,瑶白村处处有龙的象征、古树的影子,时时有龙的传说和古树的故事。瑶白村群众正因为有龙和古树的信仰,所以才积极主动保护古树,为古树不受损失甘作贡献。笔者认为瑶白村廉洁文化启示我们,社会主义国家要切实加强共产主义教育,让全体国民牢固树立共产主义信仰。
4、村规民约。瑶白村“穷阿多”地方有一根古树已干枯十余年,十余年来没有一位村民把它砍来做家具或当柴火,其中原因除对古树崇拜外,主要是瑶白村村规民约作着重大的作用。 据了解,瑶白村开寨不久就民主制定有村规民约,村规民约由少到多,几经修改充实完善,但如终不变的是封山育林条款,条款规定凡封育林地方不准砍柴割草,不准野外用火,不准放牛吃草等,谁违反规定,每次按户均一斤猪肉、一斤米酒、一斤大米处罚。为兑现村规民约,村里很早以前就成立护约队,每个房族送派一个代表参加。2000年,一位村民上山拾捡干枯树枝做柴火,村“两委”发现后坚决兑现村规民约。瑶白村群众说,没有村规民约就没有瑶白村群众保护古树的习惯,没有今天成群连片的百年古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瑶白村廉洁文化教育我们,任何人任何行为都得受到纪律制度约束,先有纪律约束后才能养成优良习俗。
5、传说故事。瑶白村保护古树、热心公益事业传说故事感人至深。传说明万历年间,瑶白村出生一位奇人滚包岜,生下来几天就会说话,八九岁牛高马大,力大无穷,无所不能,平常喜欢打抱不平,远近闻名。当时朝廷派人到瑶白村勘察地理,砍树挖山斩龙,严重破坏古树和环境。滚包岜出面讲理,为民请命,朝廷觉得滚包岜有反骨,决定缉拿滚包岜,滚包岜气绝身亡。瑶白先民为纪念滚包岜行义壮举,凑钱为滚包岜树立龙碑。1942年,国民政府在瑶白村成立保国学校,村民集体研究一致同意在龙宝冈上修建。为腾出好地修建学校,龙氏家族和其他群众宁愿自己拥挤居住,也要忍痛割爱捐出好地建学校。1994年,锦屏县全面推行林业改革,强行把集体山林分包到户经营,瑶白村群众不愿意瓜分集体财产,却一致同意卖掉集体山林投资修建砖混结构学校教学楼。为宣传正义,瑶白村梨园戏班经常表演瑶白大戏《包公断案》,用舞台形式宣传包公惩恶扬善故事。
6、风俗习惯。由于龙和古树是瑶白村群众崇拜的图腾,瑶白村群众每年春节有龙灯拜年风俗,每次举办摆古节都要首先开展祭祖请龙活动。瑶白村群众也有祭拜古树习惯,家里一旦有人生病,就在祖龙古树上架设天梯祭拜祖龙古树,为亲人祈祷健康平安;家庭夫妻想要生子传宗接代,就祭拜青龙古树,祈求青龙古树送子送孙;如果有人希望自己升官发财,就祭拜鱼龙古树,企盼鱼龙古树帮助自己四方来财,腰缠万贯。
7、摆古旅游。为使廉洁文化教育生动活泼,瑶白村“两委”规划设计一条从寨头到寨脚摆古旅游线路。在摆古旅游线路上挂牌明确一批景观古树,修复一批古井、古碑、古屋等文物,增设宗族旗杆、宗族摆古碑等一批标志性建筑物,挖掘整理包岜讲公理、群众捐好地等一系列传说故事。把廉洁文化同摆古文化有机结合,根据旅游需要统一撰写导游词,积极培训导游人员,紧紧围绕“为什么保护古树”“怎样保护古树”“保护古树取得哪些成就”等问题窜讲瑶白村廉洁文化生动故事。
瑶白村廉洁文化主要表现为百年古树群物质财富和瑶白村群众保护古树价值取向、图腾信仰、传说故事、村规民约、风俗习惯等精神财富。经过瑶白村“两委”一年多的学习研究、挖掘整理、修复打造,现在呈现出了比较清晰的真容面目。笔者相信,只要坚持长期打磨完善,瑶白村廉洁文化教育基地一定会释放出永久夺目的耀眼光芒和启人心智的正向能量。
(作者单位:州人大常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