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单轩) 近期,正处于防汛工作的关键时期,丹寨县排调镇创新“1234”工作机制,做到工作责任到人、措施到位,确保防汛度汛工作落到实处。
明确一个责任人。明确各班子成员包保各村(社区),作为防汛度汛的第一责任人,各村党支部书记为直接责任人。要求镇村两级干部深入一线,亲自督查指导防汛工作,确保各项防汛措施落实到位。
抓实两类宣传教育。一是抓好安全防范宣传教育。利用微信、广播等多种媒体渠道,广泛传播防汛知识和技能,增强公众的防汛意识和应对能力。在各村开展防汛宣传活动,组织防汛知识培训,增强辖区内村民的防灾意识和抗灾能力。二是抓应急救援宣传教育。定期组织应急救援演练活动、推送应急救援学习材料,提升基层应急救援队伍的应急救援技能和处突能力。
完善三大应急机制。一是完善应急响应机制。建立防汛指挥中心,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和指挥调度。二是投入保障机制。建立健全资金拨付机制,确保防汛资金及时到位。建立防汛物资储备库,确保在灾情发生时能够及时调配使用。加强防汛抢险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应对灾情的能力和效率。三是信息发布机制。建立健全防汛信息发布机制,及时发布防汛预警信息和灾情通报,提高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增强公众对灾情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强化四大问题整治。一是加强安全隐患整治。建立安全隐患整改台账,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详细记录,并制定整改计划。二是设施损坏整治。对受损设施进行紧急维修,对于无法立即修复的设施,制定临时应急方案,采取临时措施进行暂时性修复,以保障防汛工作的顺利进行。三是加强应急演练整治。定期组织防汛应急演练,模拟各种灾情场景,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四是加强技术装备整治。加强对技术装备的管理和维护,建立设备台账,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加大对技术装备的投入力度,更新设备,提高技术装备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同时,加强对技术装备的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