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田永安) 近年来,施秉县白垛乡按照“四联双增”模式和“打造样板村、带动一般村、转化薄弱村”的工作思路,用好用活帮扶资源和本地龙头企业,探索实施村企、村村、村群“三合作”模式,带动村集体和农户“双增收”。
村企合作融合发展力量。用好用活帮扶资源和本地龙头企业,以村企“联姻”+村农特产品融合发展模式,加强市场化运作,基本打通“从基地到市场”全产业链。该乡充分发挥中投公司帮扶优势,中投公司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村“两委”、村经济组织协同办公,共同发力,有效强化集体经济扶持资金运作,盘活精品水果基地100余亩。同时,依托中投公司市场优势,不断拓展精品水果深加工产业链条,打通省内外销售渠道,持续为集体经济创收100余万元。又如,白垛乡依托红色资源优势,组建村企联建“红色联盟”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将财政扶持资金、东西部帮扶资金、村级闲置房屋等入股县杉木河公司,打造成“红军书屋”“红色驿站”“云宿·黑冲”特色项目,为集体经济增收开辟“红色渠道”。2023年,白垛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百万”大关。
村村合作叠加发展优势。为着力破解个别村因地理环境恶劣、区位偏远,发展条件较差,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难题。该乡通过村村合作,加强村集体经济联建联营,促进以强带弱、优势叠加、抱团发展,助推村集体经济弱村逐步实现了弱村级集体经济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转变。为摆脱王家村、胜溪村、谷定村等集体经济基础较为薄弱、产业单一的困境,该乡积极引进生猪养殖产业,组织地域相邻的村开展村村合作、抱团发展,在交通条件便利的村提供土地修建养猪场、生态条件好的村负责种植,分工合作。目前该乡的生猪养殖产业发展良好,并促进了几个合作村集体经济稳定增收。2023年,该乡各村村集体经济利用生猪养殖收益36万元。
村群合作打牢发展基础。该乡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导,坚持用好“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采取“返租代种”“返租倒包”方式把农户吸纳到集体经济组织中,促进集体经济和农户“双增收”。该乡白垛村采取村“两委”统一规划、村级集体经济公司统一有偿供给生产物资和提供技术指导、农户自建自营模式,流转盘活农户闲置土地,并组织农户参与到精品水果产业运营、管护,让群众“务工+分红”双重增收,实现产业发展、务工就业和村集体经济“三个受益”。2023年,该乡解决村民务工36人,支付用工工资14余万元,实现人均增收约4000余元,28户村民流转土地租金收入4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