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陈丹
“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
“没有!”
“大海的下面还有哪些东西?”
“鱼、沙子、海带……”
近日,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陆丰油田作业区生产经理赵迎涛在凯里市湾水镇长坡小学六年级教室,运用多媒体教学给67名高年级学生上《海洋石油世界》科普课。
刚开始,课堂便“炸开了锅。”
赵迎涛微笑,又问:“你们家的车加什么油?”
“汽油、柴油!”
“汽油、柴油是用什么东西提炼出来的?”
孩子们沉思,鸦雀无声。
此时,赵迎涛马上播放APP课件,回答:“石油!”
“石油是怎么来的?”六年级学生吴磊迫不及待地问。
赵迎涛播放动画,大家便一目了然。
六年级学生吴培芳接着问:“石油有什么作用?”
大家看显示屏答道:“可以提炼汽油、柴油;可以运用石油渣子制造沥青、洗衣粉、衣服……”
来自五年级的吴精英却好奇地问:“加油站里的汽油92号和95号是什么意思?”
赵迎涛回答:“纯度、辛烷值不同。”
大家鼓掌,笑语盈盈。
“叔叔、你们在大海里,是怎么找到石油的?”五年级学生吴茗平提问。
大家凝视动画片,笑容灿烂。
赵迎涛解释说,海豚在海里发射超声波,可寻找前进方向;潜艇潜入海底,通过声呐辨别前方有无障碍物。所以,我们运用潜艇声呐的原理找到了石油。
看到从陆地到海上上班的画面,有同学好奇地问:“你们坐什么交通工具到平台的?”
“直升飞机。”
“我们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环境保护。”赵迎涛说,我们把石油运输到化工厂提炼汽油、柴油,石油渣子可生产沥青、雨鞋、洗衣粉……污水处理达标了才能排放。
此时,下课铃声响起,大家意犹未尽,依依不舍。
提及感受,吴磊说,这堂课很快乐,也很有趣。不仅增长了课外知识,还懂得了石油的产生,汽油、柴油的来源,运用石油渣子可制造很多的生活用品。
孩子们表示,要好好学习,努力考一所理想的石油大学,也像叔叔、阿姨一样发现、开釆更多的石油。
19年来,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与长坡小学结下了不解之缘,职工主动捐款捐物从最初30人增加至300余人,先后建成教学楼,图书室、操场、赠送文体教学用品,开展“一对一”助学,支教帮扶等活动,不断改善教育教学设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目前,共捐款200万元,资助学生2000余名,其中,100多名学生圆梦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