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4年06月30日

奋力冲刺“双过半”

—— 我州规上工业经济持续稳步发展

○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龙思全 杨育森 通讯员 雷子德 彭震

玻璃检测、精准裁切、机械臂抓取……行云流水的智能化浮法玻璃生产线上,一块块玻璃原片,被连续不断输送出来。

近日,记者来到贵州海生玻璃有限公司的仓库外看到,多辆大卡车正排着队等待装货,把玻璃产品运送出去。

“当前,海生玻璃的产品主要销往贵州、四川、湖南、广东、广西等地。顾客普遍对我们的产品很满意,公司正处在产销两旺的时候。”贵州海生玻璃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波告诉记者。

贵州海生玻璃有限公司于2020年8月在贵州炉碧经济开发区注册成立,总投资为48.8亿元,分三期建设,项目占地1640亩,全部建成投产后,年总产值可达50亿元,可安置就业2000人,可实现年利税4.6亿元。

孙波说:“第一期主要建设2条日熔化量700吨的浮法玻璃生产线及相关配套工程,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是其中第一条生产线,已于今年5月正式投产,日产1.2万重箱,年产预计460万重箱;目前,第二条生产线的土建工作基本结束,预计在今年年底投产。产值将在20亿元左右。”

目前,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炉碧经开区吸引了玻璃上下游20户企业入驻,组成了“矿石采选—玻璃制造—玻璃深加工”的产业链条。力争到2026年,园区玻璃产业实现100亿元产值以上。

眼下,炉碧经开区多家工业企业分秒必争、奋力冲刺“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据统计,1-5月,该产业园在库企业共有57户,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5.64亿元,同比增长28.34%。玻璃制造及铝加工主导产业22户,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2.04亿元,同比增长26.09%,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61.84%;亿元企业12户,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9.17亿元,同比增长33.2%,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81.85%。

近年来,我州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矿产资源精深加工、再生资源循环材料、特色食品、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大健康医药5大主导产业,以及新能源材料、白酒、轻纺、民族民间工艺品、大数据电子信息等N个特色产业,构建“5+N”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切实立起全州新型工业化的“四梁八柱”。

这几天,位于榕江县王岭工业园区的贵州永盛木业有限责任公司,厂内机器轰鸣,工人们忙着生产和加工板材,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永盛木业是榕江县木材深加工制造的龙头企业,公司总经理裴学义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我们将加大木材加工产业规模,力争年底产值较去年有较大增长。”

紧扣“桥头堡”政策,榕江县加快推进佛黔协作产业园区建设,积极承接大湾区优强建材企业产业转移,打造全省建材及泛家居产业集群和木材交易集散中心。“榕江工业园区主要是以木材加工及家居制造作为主导产业,目前共吸引32家木材加工企业入驻。”榕江县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现在园区打造了“榕盛裕豪”“小龙人”等知名品牌,产品主要销往省内还有省外的广东、上海、湖南、湖北等地。

据了解,今年1至5月份,该园区木材加工企业产值达到了2.68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62%以上。2023年永盛木业、华宏木业产值分别达34890万元和9425万元,2024年1至5月份,两家企业累计产值分别达11666.208万元和4293.31万元。

今年以来,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州上下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新任务新要求,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随着各项政策措施的深入推进,全州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持续稳步发展。

记者从州统计局获悉,今年1-4月,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10.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随着“5+N”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各县(市)依托本地区资源禀赋,围绕“一图三清单”,推动主导产业稳速发展。1-4月,全州主导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1%,拉动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5个百分点。

--> 2024-06-30 —— 我州规上工业经济持续稳步发展 1 1 黔东南日报 c258836.html 1 奋力冲刺“双过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