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刘慧桥
听闻天柱县石洞镇有一个叫高渺的侗寨,自然风光秀美,民风淳朴,更有歌乡之美称,不禁怦然心动。今年5月初,在朋友的盛情邀请之下,笔者来到了高渺,领略了这里的风土民情和自然风光。
高渺村位于石洞镇西北部,素有“九牛恋塘”之称,距镇政府所在地5.5公里。由于高渺所处位置较高,能够遥望很远的地方,所以当地村民就其位置取名于“高渺”村。
高渺,民间口传有六百多年历史。传说明洪武时期(1368—1398年),有一“衮”姓先来到这里开发,“衮”姓的人离开后,先后又有龙姓,伍姓,姚姓,王姓等九大姓相继迁入。这九大姓氏在这里世代繁衍生息,他们男耕女织,日出日作,日落日息,家家户户清贫清苦,但没有争斗,倒是一派安居乐业。景象朴素、淡雅、原汁原味、宁静、使它构成了一部永远也听不厌倦的古老故事。
高渺有“登模”、“亚富”、“桥麦”三个坝子。这里冲冲有水,田田能种,是一个水旱无忧的高山生态农业园。即使是2022年百年不遇旱灾,归淼、高桥麦两清泉依然润泽着周围千余人的饮水和数百亩良田,在其他地方颗粒无收的情况下,这里的水稻依然获得大丰收。
“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人”,高渺村如瑶池仙境一颗散落在黔东大地上的明珠,人杰地灵。几百年来,这块优雅淡静的地方,不但物产丰富,而且孕育无数灵秀英才。清朝时期出过多名秀才。民国时期,村民王国才,知识渊博,被誉为“天柱西门第一才子”,曾被北伐名将王天培委任过贵州省咨议局咨议长。解放以后,高渺学子王鼎藩在1953年高考中以优异成绩被北京政法学院录取(北京政法大学前身),成为石洞镇考取北京的第一代大学生。改革开放后,这里的大学生、研究生更是不胜枚举。
也许是祖传基因的缘故,这里的村民文思敏捷,出口成章。他(她)们有个传统的爱好,那就是唱侗歌。他(她)们编侗歌不用打草稿,四言八句随口而出,与人对唱见子打子。几百年来,这里的山歌经久不衰。这里不仅有谈情说爱的歌,还有婚丧嫁娶、节庆祭祀、安全出行、迎宾送客、劝解议事的歌。村寨里的很多问题都会在歌声里融掉。这里绝大多数人歌唱得非常好。他(她)们的歌声婉转动人,唱得令人如痴如醉,唱得让人激情澎湃,唱得使人泪雨纷飞。他(她)们到天柱县城,锦屏平秋,剑河磻溪、南明等地参加侗歌比赛,每每获得大奖而归,荣誉满满。
更令人艳羡的是这里纯朴的民风。勤劳、善良、老实是这里的风情;和睦相处、团结协作是这里的传统;热情大方、礼貌待客是这里的风尚。你随便走到哪里,只要屋里有人,甜酒、油茶很快入口,典型的“宾至如归”的真实写照。
高渺是一个很不错的地方,这里不仅风情引人入胜,而且自然风光也非常优美。进入高渺,映入眼帘的是四周群山环抱,古树成群,杉树、茶油树布满坡坡岭岭,郁郁葱葱;山路两边金银花点缀,香味渗人心脾。高渺溪流水轻漫其间,清脆婉转的鸟鸣伴着凉爽的山风飘来,尽情演绎着大自然的和谐;掩映在绿树之间的自然村寨房屋坐落有致,布局大方,景色美如世外桃源。站在村前山上,凉风飕飕,视野开阔,往东左右远眺,锦屏的平秋、剑河的高坝、平岑的八仙洞等随即展现在眼前,可谓是万里江山尽收眼底。用唐朝诗人孟浩然写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比拟也不为过。
我们在朋友的引领下,来到了高渺村东北部圭挂溪观光。这地方景色非同一般,迷人眼球。绿色的大森林像海洋一样,连成一片。树木长得郁郁葱葱,散发着舒心的凉爽。阳光像一缕缕金色的细沙穿过层层叠叠的枝叶,洒落在地上。林中的鸟在欢快地飞翔鸣叫,伴随着潺潺的流水声在微风中久久地回荡着。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数不清的野花,不时发出诱人的芳香。景色太迷人了,让人看了心醉,留恋不舍。
据村干介绍,这片原始森林有庭湖上万亩,资源丰富,生长着诸多不知名的珍贵树种,盛产铁皮石斛,七叶一枝花,黄柏,石桃,三青叶等名贵药材;有野猪、野黑羊、竹鼠、果子狸、穿山甲等20多种动物在这里繁衍。这些动物,为了扩大觅食空间,经常出没在田间地头。除此之外,森林里还有老鹰、喜鹊、乌鸦、布谷鸟、蛇鸟、黑卷尾鸟等30多种飞鸟栖息。这里的溪水是由山泉汇集而成、清凉透亮,生活着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石蛙、娃娃鱼。这地方是天然的动植物成长的理想王国。
高渺山高水高,泉水淙淙,飞瀑高挂。位于村后六里多地的高崖坝的阶梯形的瀑布,落差近百米,水花飞溅,如飞珠滚玉盘,让人看了眼花缭乱。遥相对应的塘龙瀑布,高约70多米,水流如桶状,一年四季水泻不断,潭深五六丈。近处观望,瀑水状如白龙出洞,声如龙啸九天,恐怖吓人。瀑布深潭边,耸立一根近百米高的独立石柱,宛如石柱擎天,当地人称为“将军把门”,又称“东哨所”。这三个自然景点都非常好看,带给人们不一样感受,这种感觉还是相当不错的,让人神清气爽、愉悦、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