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程雪华 何小雨) 近年来,岑巩县立足资源禀赋优势,推动产业特色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以产业的提档升级持续激活乡村发展活力,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效融合。
眼下,正是香芋南瓜的移栽时节。笔者走进天马镇细山村香芋南瓜种植基地,看到村民正抢抓晴好天气,忙着搬运瓜苗、打窝、栽苗、施肥,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今年我们村合作社共种植南瓜50亩,是和贵州茂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签订的订单种植合同。”细山村村委会主任林田介绍说,“正常情况下香芋南瓜的亩产量能达到1500公斤左右,50亩香芋南瓜预计可以为村集体增收至少6万元。”
为实现“强村富民”目标,细山村紧扣产业发展工作思路,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通过党支部引领,整合农村土地资源,采取“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以“订单种植”的方式大力发展南瓜种植,实现了产销一体化,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破解村集体增收难题。目前,该村南瓜种植正紧锣密鼓地进行,每天都有10余人在基地上务工。
“我们在经过考察研判后,结合村情实际,最终选取了产量高、适应性强、销路好的香芋南瓜进行种植,今年已经是第二年种植。”林田说,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一地双收”,村合作社还采取“林下套种”的方式,在未成林的油茶基地种植了20余亩香芋南瓜,通过“以短养长”让油茶树和香芋南瓜多点开花,呈现多元化发展,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近年来,天马镇立足自身特色,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订单农业等方式,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香芋南瓜、土豆、高粱等多元富民特色产业,持续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不断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目前,该镇共种植南瓜1500亩、土豆11860亩、高粱3600亩等。
眼下,正值思州柚夏季管护的关键时节,走进注溪镇思州柚种植基地,只见柚树枝头挂满翠绿的柚果,村民正忙着给一个个柚果穿上夏季“防晒衣”,现场一片繁忙。
“目前我们正在进行的是思州柚的套袋工作,这个时候果子正处于成长期,套袋可以避免阳光的直射,还有雨水的侵蚀,防止一些病虫害,更好地保证果子的品相。”注溪镇思州柚种植基地务工群众田昌菊说,为了保障思州柚的品质和口感,在果实定果后果农们会进行疏果、选果、套袋,套袋后的思州柚果实色泽更均匀,还能提高耐贮性,延长保鲜期。
近年来,依托资源禀赋,岑巩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柚子产业,引领村民采用无公害栽培技术,走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农产品种植路子,推动思州柚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走国际化发展道路。凭借果大皮薄、肉厚汁多的果实品质,思州柚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贵州省名牌农产品、国家无公害认证和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等一系列嘉奖和美誉,不仅远销全国各省市,还出口俄罗斯。
2008年8月,岑巩县民丰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登记成立,是一家专业从事果树种植、销售及储藏包装的龙头企业,并为周边大户提供技术指导、成品收购、包装销售的全链条保姆式服务,既为村民解决了种植过程中的急难愁盼问题,同时也为附近农户提供了就业机会,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2023年,该社被认定为“乡村外贸”试点企业,获得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认证,其中3600亩柚子基地获得外贸认证。
在合作社的带动下,目前,岑巩县思州柚种植面积3.61万亩,投产面积3.11万亩,年产量5.95万吨,实现年产值 2.9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