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同时,采取“线上+线下”模式全方位开展非遗宣传和保护活动,让非遗走进千家万户,弘扬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三进”工作,创建非遗示范学校和校园非遗社团,开设民族文化课程,编撰地方民族文化乡土教材,推动非遗学科体系建设,聘请非遗传承人进校园授课,让更多的人民群众零距离了解非遗,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充分利用苗年、侗年、苗族姊妹节等各类民俗节庆活动,开展丰富多元的非遗展示展演活动,办好中国丹寨非遗周等非遗特色品牌活动,依托主流媒体、自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扩大黔东南民族文化影响力,营造浓厚的非遗保护氛围。依托群众体育活动宣传展示非遗,在“村BA”“村超”比赛期间穿插非遗展演,展示服饰、银饰、刺绣、蜡染、呢哨等民族手工艺品,进一步宣传我州优秀民族文化,切实增强广大群众的非遗保护意识。
作为非遗资源富集地,我州通过合理利用好非遗珍贵资源,致力于做好“非遗+”融合发展这篇大文章,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非遗+旅游”“非遗+研学”“非遗+产业”等已形成特色,并在实践中取得丰硕成果。在创新发展中探索非遗与现代生活的连接路径,合理利用非遗助力乡村振兴,以就业带动力强的非遗项目为依托,实现各族人民增收致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规划建设西江千户苗寨等一批主题突出的非遗旅游景区,培育石桥古法造纸文化旅游景区等一批互动性强、体验感好的非遗旅游体验基地。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联合推出中国乡村旅游1号公路,将沿线42个传统村落、100余项非遗串珠成链,合理镶嵌了13个非遗驿站,让广大游客沉浸式体验民族文化,推动非遗元素融入旅游项目开发和市场推广,丰富“苗侗山珍”公共区域品牌内涵,提升黔东南旅游产品质量。
探索“非遗+产业”新路径,推动非遗元素与民族手工艺、精品农业、文化体验等产业深度融合。建立传统工艺工作站,研发非遗衍生产品,推动非遗成果转化,通过“非遗+线上直播”“非遗+旅游”等多种方式带动群众就业增收。同时,推行能人带户、景区带村、合作社带区域“三带”文化旅游发展新模式,大力培育以服饰、银饰、刺绣、蜡染等传统手工技艺为主的文化旅游生产服务企业和个体,激发非遗传承活力。
在黔东南大地,从历史中走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时代的朝气,助力乡村振兴,焕发蓬勃的生气,更好地滋养社会、惠及民生。未来,我州将进一步扎实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使非遗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