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蒋荣慧 杨雅力) 近年来,三穗县台烈镇将蓝莓产业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重点,把蓝莓产业培育成当地群众参与度高、产业辐射带动强、经济发展前景好的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带动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为乡村振兴铺就新路子。
走进台烈镇颇洞村蓝莓种植基地,只见连片的蓝莓树随风摇曳,一颗颗洋溢着清香的蓝莓果挂满枝头,让人垂涎欲滴。村民正穿梭在蓝莓林丛中,忙着采摘鲜果,将一颗颗饱满圆润、色泽鲜亮的蓝莓果摘下,轻轻放入篮筐里。
“我们上有老下有小无法外出务工,山苗公司来我们这里发展,使我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长期在这里做,对家庭也有帮助,非常感谢山苗公司。”颇洞村村民潘树容说。
“基地的蓝莓现在大量上市,目前成熟面积有1000余亩,预计产量400吨以上,产值800万元以上。”贵州山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基地负责人杨和芬介绍说。
采摘回来的村民有序排好队给蓝莓装筐称重,按手印领工资。拿到现金工资的村民,脸上满是笑容。
台烈镇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于2012年通过招商引资引入贵州山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全力推进辖区内蓝莓种植规模化发展。小小蓝莓化身成为拉动乡村振兴的“蓝宝石”,在扩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还带动周边村民就近就业,增加收入。
“基地现在每天有160人左右在采果,但是人员还是不够,还需对外招聘140名采摘员工。我们的工资是半个月支付一次,蓝莓采摘期到8月10日结束,欢迎广大村民加入我们,共同体验大自然的馈赠,并享受工作的乐趣。”杨和芬真诚地说。
三穗县:
农技培训进田间 绿色防控护粮安
本报讯 (通讯员 石明燕 王先春) 7月12日,三穗县主要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及农药减量技术培训会在武笔街道吉洞村举行。全县各乡镇(街道)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植保人员,水稻、辣椒、蔬菜、水果种植大户等80余人参加培训。
理论培训课上,培训老师从水稻重大病虫害发生、防治农药包装废弃物处置、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农药使用减量增效技术等方面,为全体培训人员进行了深入浅出地讲解与分享。
水稻种植田实地观摩中,技术人员演示了静电喷雾器、低容量连杆多喷头电动喷雾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通过培训,不少学员表示不仅学到了病虫害防治的实用方法,还更好地掌握了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的关键技术。
“防虫、防病你要是不知道时间点,等于白做。通过此次培训,我知道了这些关键的时间点。”武笔街道中坝村种植户胡增文说,“水稻种植那个喷雾机真的非常实用,对于我们做农业的人来讲,减轻劳动力就是最大的福利。”滚马乡德明村种植户李泽燕说。
据了解,今年三穗县利用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救灾资金70万元,购买农药及施药器械,对全县5万余亩粮食作物病虫害开展绿色防控,有力地保障了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