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聂蕾 刘汉钦
今年上半年,我州紧紧围绕特色高效农业强州目标,不断加快构建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通过产业结构优化、科技创新应用,助推农业产业蓬勃发展,织就了一幅“争主动、抢农时、兴产业”的壮美田园画卷。
眼下正是水稻生长关键期,在岑巩县水尾镇的水稻制种基地里,无人机在农技人员的操控下,按照预设的航线把肥料均匀地喷洒到稻田中,整个过程既高效又精准。
“这是我们合作社新买的一款无人机,它每次可以装 120 斤肥料左右,这里有150多亩(1亩=0.0667公顷)地,能在两三个小时内施完。”岑巩县水尾镇水稻制种大户邱承昌说。今年,邱承昌种植制种水稻200亩,除了种植亩数的上涨,他还和镇里其他5个种植户成立了一家合作社,在合作社里,大家的技术、设备、资源等得到了有效的循环利用和共享。据了解,岑巩县已有多家农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引进了无人机设备,在成本降低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当地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农业智能化、精准化的发展。
岑巩县水尾镇政府产业发展专班工作人员杨树说:“水尾镇现在共有水稻制种22 户,今年落实的制种任务是5200亩。为了水稻制种产业的发展,我们成立了专门的产业专班,工作人员每天都会奔走于各个坝区,察看田间的各项水稻制种情况和施肥效果等。”
今年来,水尾镇通过统筹推进水稻制种产业的土地供给、品种选育、技术指导、配套优化和政策扶持等工作,提升当地生产能力,预计全年制种产业将带动5.1万人次季节性务工,实现增收500余万元。
多年来,岑巩县将水稻制种产业作为“一县一业”的主导产业,制种面积稳定在3万亩以上。今年,当地按照“扬优势、扩规模、提质量、增效益”的发展思路,以“制种企业+合作社+制种大户”为模式,全县共流转制种土地3.5万亩,落实制种农户556户,预计可实现产值1.8亿元,加工后产值预计达2.4亿元。
科技和创新是推动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力量。在凯里市舟溪镇“凯里酸汤”原料基地里,57个品种的番茄和辣椒正在陆续挂果。
“我们3月20日进场育苗,4月23日左右就开始陆陆续续移栽,涉及到红酸汤这一块的品种有27个,属于黔东南州农业科学院的自主品种产权有 24 个,到目前为止,这个基地的建设到第三穗果的挂果期了。”黔东南州农科院酸汤原料科研团队组长、高级农艺师石细敏说。
据了解,为了给全州红酸汤原料品种的选育选定、科学布局、推广种植提供科学依据,州农业科学院主持开展了新品种引种示范,本土品种番茄、辣椒提纯复壮和扩繁等试验研究。待所有品种成熟后,州农科院会从中选取性状优异的品种推荐给酸汤生产企业加工,进行对比实验,最终选定最适合制作酸汤的品种进行推广种植,从而助推“凯里酸汤”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
今年以来,我州根据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推动农业产业向高质量、高效益方向发展。走进位于凯里市龙场镇洛榜村的贵州景隆牧业有限公司的养殖基地里,200头安格斯肉牛正悠闲地嚼食草料,这些牛目前主要承担着繁育的重任。
“现在我们的品种都是从澳洲引进到中国以后,再从外省引入到贵州,运输成本也非常高,拿到市场上去卖的话价格没有竞争力,所以我们先对青年母牛进行调理输配变成怀孕母牛,它们生产之后又再繁殖再生产,内部先扩容增量,到达一定数量后我们就不再需要到外面去引种了。到时再拿给老百姓去养,我们公司再回收回来,这个高端肉牛产业就会形成规模。”贵州景隆牧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蒙小林说。
贵州景隆牧业有限公司是凯里市基于肉牛产业发展布局于今年刚招商引进的企业。企业来到凯里后,当地政府积极梳理提供闲置的养殖场资源,为规模化养殖提供基础保障。
“凯里市相关部门整合了多方面的资源对我们养殖产业进行支持和帮助,今年公司全年目标是新增养殖3000头,现在这个圈舍的容量已经是1500头左右,还有1500头任务正在找场地修建圈舍。”蒙小林说。
2024年,我州深入实施农业提升工程,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全州农业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2024年上半年,预计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速4.2%左右,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9%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