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4年08月01日

浅谈初中数学消极心理与应对方法

○ 榕江县第四初级中学 田斌斌

榕江四中是一所撤并学校,学生都来自县里相对偏僻的七大乡镇,90%以上学生是少数民族。由于家庭所处环境艰苦,交通极不发达,所以人均生活水平较低,思想观念落后。在校学生都是寄宿生,受家庭观念与条件的影响,许多学生都是只为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而被动学习。

为此笔者进行了深度思考,如何引导学生的态度与观念进行转变?怎样提高课堂数学教学的效率?等等。

一、对数学消极心理的因素

1.学习数学的盲目性

在农村学校,学生普遍比较被动,对教师比较依赖,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老师怎么讲,学生就怎么学。老师布置什么作业,就完成什么作业,更别说什么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了。对于数学教学老师习惯于一块黑板、演算讲解几个例题,然后学生直接模仿练习,未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被忽略,自学探索被压抑,创造能力得不到发展。

2.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

由于该地区学生大多数都是在家的留守儿童,家长忙于生计一年回家一两次,常年在外务工。学生平时成绩的好坏得不家长们的及时表扬和关注,甚至有的家长只负责生和养,从来都是把育交给了学校。渐渐地,学生对于学习成绩变成了无所谓的态度,从而导致了学生们消极对待学习的心理。

3.偏重结果的共性

从学生方面来讲,同学间的相互交流也仅是对答案,比分数,很少见同学间有对数学问题过程的深层次讨论和对解题方法的创造性研究。从家长方面来讲,大多数家长们只关心的是考试的分数,基本上不会关心孩子们为什么考得这么多。

为此,初中生产生上述数学消极心理的原因错综复杂,既有学生自身内因外,也有来自教师、家长和社会的外在因素。

二、引导克服数学消极心理

1.培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我国是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四大文明古国,曾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近代的数学界我国也相继出现了一批著名数学家和学者,他们的杰出贡献为世界所公认。在教学中,可多讲解一些古代数学家的故事。

2.改变学生学习数学的盲目性

数学教学基本上是在教室进行,属于静态式学习;长时间的课堂学习可能会使得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杜绝“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尽量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觉,不能只“教”他们一些基础知识,可适当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甚至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给学生更多的“自由”。

3.创设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实验等直观教学手段,增强教学艺术感染力。

4.创设成功机会,增强自信心

注意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学生每一次的进步,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通过期待与激励去引发学生克服障碍,增强完善自我的内驱力。

5.开展小组合作,激发求知欲

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强化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责任感和对自己同伴学习进展的关心,从而在小组,在班级达到共同进步,相互扶持。

6.建立家庭、学校网络,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家庭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土壤,社会风气是学生成长的气候。学校开展教育活动与社会家庭联系起来,密切配合,形成整体合力。让学生克服依赖心理,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

总之,初中生数学学习中的消极心理是多方面的,其产生的原因也是复杂的,引导他们克服消极学习心理的方法也应是多样的,没有固定模式不能靠短时间来完成,它是一项长期的综合工程。要想消除学生学习数学的消极心理,只有把数学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把抽象的数学变成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事物,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其实是源于生活无处不在的,学习数学可以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现学好数学的价值,让他们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 2024-08-01 1 1 黔东南日报 c262766.html 1 浅谈初中数学消极心理与应对方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