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龙思全 杨育森)退役军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州不断营造尊崇关爱退役军人的良好氛围,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激发退役军人退役不褪色,在新“战位”书写新担当,建功新时代!
“杨阿姨,最近恢复得怎么样了?”
八一节前,凯里市湾溪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负责人蒋博彬再次来到退役军人家属杨海燕家里走访。前几年,杨阿姨的儿子退役创业失败后,背负了百万债务,孙女还在上学,她自己也患上重大疾病,家里经济入不敷出非常困难,无奈的她只能把每个月的治疗都停了。蒋博彬了解情况后,立即组织了战友和社会进行募捐。
“当时也是募捐到了5000多块钱,希望能帮他们家里减轻点负担。”蒋博彬告诉记者,当时她也不愿意接受,怕给战友添麻烦,后来多次沟通后,她才愿意接受。
当记者见到杨阿姨的时候,她正忙着给家门口的花花草草浇水。她说:“小蒋这孩子真不错,虽然我和他素不相识,但是他蛮关心我们一家,他也经常鼓励我好好治疗,现在我身体状况比以前好多了。”
“老班长,今天来服务站是报名参加八一节的活动吗?”
这几天,蒋博彬比平时更忙碌了,一声“老班长”成了他每天接待退役军人的开场白。他告诉记者,湾溪街道共有800多名退役军人,退役军人服务站不只是服务退役军人最基层的阵地,也是退役军人情感的寄托处,所以他们会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四尊崇”“五关爱”“六必访”的活动,不断提高退役军人归属感、荣誉感和幸福感,引导他们在社会中继续发挥自我价值。
近年来,我州不断持续落实“兵支书”跟踪培养和教育培训机制,激发了退役军人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刘昌权就是其中之一。从军16年退役后的他,毅然放弃了优越的安置工作,选择了回到三穗县木界村担任村支书带领村民创办合作社和公司,初步形成了村集体经济创收集团,目前该村村集体经济从2016年负债1.7万元提高到现在收入670万元。
“老百姓对退伍军人的信任,是我们用政策和金钱都买不来的,不仅坚定了我担任村干的信心,也为我创业的道路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刘昌权向记者感慨道,下一步继续延伸村里的产业链,努力壮大村集体经济,争取每年给村民解决基本的社会保障,让产业发展能够惠及更多的乡亲。
为了打通服务退役军人“最后一公里”,目前我州已建立16个县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2435个村(社区、居委会)退役军人服务站。
今年上半年,我州坚持“阳光安置”机制,编制2024年安置工作方案,率先在全省完成春季退役士兵线上适应性培训、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岗前适应性技能培训。持续推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五大专项行动,统筹20个管理岗位定向招聘退役大学生、安排工作退役士兵,专设8个教师岗位定向招聘符合条件的退役军人。探索开展“订单式、定岗式、学徒式”技能培训22期260人,引导136名退役士兵参加学历教育提升。举办春季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26场,提供就业岗位1.5万个。
接下来,我州将扎实做好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围绕退役军人信息化管理、技能提升、送岗就业、创业扶持、服务升级“五大专项行动”,切实把退役军人接收安置好、服务保障好、教育管理好、作用发挥好、权益维护好,让退役军人在新“战位”再立新功,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黔东南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