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孙煜) 近年来,麻江县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靠前服务打造营商环境,引进多家简单易学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入驻金竹街道官井湖社区易地搬迁安置点,不断促进搬迁群众家门口就业,让他们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走进官井湖社区的一家制衣厂,10多名工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熟练地操作着缝纫机,一件件成品衣物逐渐成型。在厂里上班的罗惠芬,今年年初还在广州一家女包加工厂打工,后来因为小孩需要陪伴就回到麻江,看到这里新开了个厂,她就过来上班了。“一方面可以照顾小孩,一方面还有收入,在这里上班挺好的!”罗惠芬说。
今年6月13号,福建商人陈香婷到麻江县考察,看好麻江亲商、爱商、护商的营商环境,决定到麻江投资兴业,注册玖鸿服饰有限公司入驻官井湖社区。陈香婷介绍说,现在公司有十多名就业人员,随着后期订单的不断增加,将需要更多的搬迁人员务工。
近年来,麻江县利用传统手工作坊绣娘技术优势,引进麻江绣娘文化有限公司进驻移民搬迁集中安置区,运用省锦绣计划精品馆、东西部协作平台、民族传统文化特色产业项目等资源,逐步形成集苗绣工艺品研发、生产、体验、展销、培训的现代化刺绣产业基地。
在公司展厅里精美的绣品琳琅满目。在生产车间,绘图、打样、充棉、车缝、扎边……几十名绣娘正忙着制作各式各样的文创产品,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大多数绣娘都是移民搬迁而来的群众。在公司上班的搬迁群众孟月娟说:“周末或者是放假,都可以带小孩子来上班,每个月也有2000到3000元的收入。”
“现在公司已经吸纳100余名绣娘前来务工,经过前期的培训,我们还带动了300多名绣娘把任务带回家去做,实现灵活就业。”公司负责人龙昌丽介绍说。
为助力进驻到后坝移民安置点的企业更好发展,带动更多群众实现就业,麻江县不断优化服务质量,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继续当好企业“店小二”,引进更多企业入驻移民搬迁安置点,让搬迁群众实现楼上住家、楼下进厂。
“截至目前,官井湖社区引进20家企业,提供560个就业岗位,此外还提供84个保洁等公益性岗位。”官井湖社区党支部副书记文红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