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4年08月05日

思旸镇: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图为村民在采摘辣椒 (通讯员 万再祥 摄)

本报讯 (通讯员 程雪华 黄鹄) 近年来,岑巩县思旸镇深入实施“强村富民”行动,以“四联双增”为抓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示范引领作用,创新推出“产业三组团”“乡村振兴党员示范基地”的产业发展模式,充分盘活和挖掘现有资源,大力发展产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不断激活乡村发展资源要素,推进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互促共融,助力乡村振兴。

炎炎夏日,笔者走进岑巩县思旸镇桐木村辣椒种植基地,放眼望去,一个个绿油油的辣椒挂满枝头,长势喜人,呈现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桐木村党支部书记苏尚文正在基地察看辣椒的长势。

“我们的辣椒销路一点都不愁,之前和外地的收购企业签订了辣椒收购合同,到大面积采收的时候,他们会安排货车直接到基地来拉。”苏尚文望着成片的辣椒苗,按捺不住迎接丰收的急迫心情。他告诉笔者,再过一个星期就可以大面积采收了,保底价是按3元每公斤收购,价格随行就市,这120亩预计可产辣椒12万公斤,能为村集体经济增收36万元。

近年来,思旸镇立足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岑峰村辣椒种植成功经验,带动桐木村、双龙村、板桥村、铜古田村采取“联村抱团”的发展方式,以“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发展模式,大力发展辣椒产业,进一步完善辣椒产业链,让全镇辣椒产业多点开花,为乡村振兴不断增添新活力。

据了解,2024年,该镇的岑峰村、桐木村、双龙村、板桥村、桐古田村共同打造了500亩辣椒种植基地,其中300余亩为合作社投资种植。

“按照‘产业相同、地域相邻、资源相似’原则,引导构建不同产业联盟组团,推动实现村与村之间优势互补、携手致富。目前,思旸镇已组建了‘城镇近郊旅游’‘稻+N坝区产业发展’和‘油茶+N山地特色产业发展’三个产业组团。”该镇副镇长邱绍沐介绍。

同样,在思旸镇磨寨村蔬菜种植基地,一颗颗圆滚滚、绿油油的莲花白长势喜人,村民们正忙着采摘、打包、搬运、装车……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

“这是我们村的乡村振兴党员示范基地,共种植莲花白27亩,共采收了1.5万公斤莲花白,已售卖10万元。”磨寨村党支部书记杨启磊告诉笔者。

近年来,思旸镇在有资源、有基础的6个村建设“乡村振兴党员示范基地”,以支部先行、党员示范的模式,探索并建立特色产业发展基础,带动大户、散户参与产业发展;通过强化示范带动,去年全镇村集体经济收入共140万元,带动群众务工15000人次,发放劳务费超460万元。

--> 2024-08-05 思旸镇: 1 1 黔东南日报 c263087.html 1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enpproperty-->